在招商銀行深耕9年,并成功推動該行轉型的靈魂人物田惠宇,離任卻并不光彩。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通報,招商銀行原行長田惠宇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雙查”。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的4月18日,曾有市場傳聞田惠宇被帶走并協助調查,或受此影響,該行股價一反常態大跌。當日下午,該行董事會審議通過了免去田惠宇行長職務的議案,然而田惠宇因“個人原因”未能出席。
彼時招商銀行在免職公告中表示,田惠宇被免職系另有任用,并稱對該行的經營不會產生影響。不過,記者梳理該行的發展脈絡發現,田惠宇在任9年,帶領該行多次達成階段性轉型目標,成功摘得“零售之王”的桂冠。
此外,記者注意到, 2021年招商銀行啟動了大財富管理、零售銀行5年規劃。而隨著 “掌舵人”的黯然退場, 招商銀行的戰略規劃是否還能圓滿達成?
被免職不到一周接受“雙查”
4月22日,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披露,招商銀行原黨委書記、行長田惠宇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而就在不到一周前,田惠宇被傳協助調查。同一日內,其行長職務被招商銀行免去。
據記者了解,4月18日,有市場傳聞招商銀行原行長田惠宇被帶走,一時間,該行股價應聲下跌。截至當日下午三點收盤,該行盤中最低價為42.78元/股,較開盤價45.96元/股跌去6.92%,較上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46.83元/股跌去8.65%。
就在大家紛紛猜測田惠宇被帶走是何原因之際,招商銀行發布公告稱,該行董事會一致同意免去田惠宇的行長職務。但彼時該行表示田惠宇之所以被免職,是因為另有任用。值得一提的是,田惠宇突遭免職距離其任期結束尚有兩個月。并且,田惠宇是唯一一位因“個人原因”沒有出席當日董事會的高管。
雖然招商銀行發布公告“力破”田惠宇被帶走事宜,但該行A股股價并未回升到原始水平。截至4月22日下午三點收盤,該行股價報收42.50元/股,本月跌幅為9.19%,今年跌幅為12.75%。從田惠宇被傳帶走前一個交易日,到今天被爆出接受“雙查”,該行總市值蒸發了1092.03億元。
戰略規劃何去何從?
在公告中,招商銀行強調,田惠宇的離任不會對該行的正常經營造成影響。但作為帶領該行成功轉型的核心人物,田惠宇的離任乃至被“雙查”所產生的長尾影響,或許不容小覷。
自2013年從“老東家”建設銀行離任后,田惠宇隨即空降至招商銀行擔任行長一職,而且穩坐行長之座達9個年頭,稱得上“老帥”。在其任內,招商銀行的經營業績突飛猛進,且在轉型方面躋身同業前列。
據記者了解,田惠宇上任之初繼續推進上一任行長時期的“二次轉型”。2014年,招商銀行提出“一體兩翼”戰略,即零售金融為“一體”,公司金融和同業金融為“兩翼”。此外,也啟動了輕資產、弱周期的“輕型銀行”轉型。
2017年,田惠宇提出了“金融科技銀行”的戰略定位,致力于實現招商銀行的非線性增長;2018年,該行啟動“零售金融3.0”戰略,宣布進入“輕型銀行”轉型下半場,開始探索數字化時代的3.0模式;2021年,該行又提出打造“大財富管理的業務模式+數字化的運營模式+輕文化的組織模式”的3.0模式。
得益于戰略規劃的成功推進,招商銀行奠定了“零售之王”的地位,在二級市場的估值也從低位提升至第一梯隊。
截至2021年末,招商銀行零售客戶數1.73億戶(含借記卡和信用卡客戶),較上年末增長9.49%,管理零售客戶總資產余額107591.70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0.33%。眾所周知,零售AUM是衡量一家銀行零售金融競爭力的核心指標。此外,該行財富產品持倉客戶數3778.66萬戶,較上年末增長29.68%。全年大財富管理收入在營收中占比近16%,成為該行探索新商業模式的關鍵少數。
在戰略規劃穩步推進的過程中,招商銀行的經營業績也再上一個新臺階。截至去年末,該行資產規模突破9萬億大關,達到92490.21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0.62%;實現營業收入3312.53億元,同比增長14.04%;實現凈利潤1199.22億元,同比增長23.20%。
而在田惠宇上任前一年,即2012年,該行資產規模僅為34082.19億元,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為1133.67億元、452.73億元。經計算,田惠宇在任9年,該行資產規模增幅約達171.37%,營業收入與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約192.20%、164.89%。
值得注意的是,田惠宇曾表示,2021年是招商銀行大財富管理的元年。此外,該行管理層人士也曾闡述零售銀行的5年發展目標,雖然以2021年收官成績來看,該行取得了 “開門紅”。但是隨著戰略領頭人的不光彩“離任”,該行原來的戰略目標是否還能如愿實現?記者將持續關注。(記者 劉德祿 實習記者 劉錦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