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插座一哥”公牛集團發(fā)布了過去一年的業(yè)績報告。

報告期內,公牛實現營業(yè)收入123.85億元,同比增長23.2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7.8億元,同比增長20.18%。
整體來看,公牛去年的業(yè)績起伏不定,毛利延續(xù)了下降態(tài)勢。公牛的2021年,過得也并不平靜,歷時5個月的反壟斷調查,以及業(yè)內首張?zhí)幜P單,將其推到了風口浪尖。
二級市場上,公牛的股價較2021年高點接近腰斬。截至4月13日A股收盤,公牛集團報收132.5元/股,總市值從最高的約1600億跌至796.56億。
毛利率同比下行
公牛的上百億營收,并非真的僅憑插座一項撐起,而是涉足電連接、智能電工照明、數碼配件三大業(yè)務板塊,產品主要為轉換器,智能電工照明產品以及數碼配件等。
分業(yè)務來看,2021年公牛電連接業(yè)務實現收入64.13億元,同比增長15.58%;智能電工照明業(yè)務實現收入55.51億元,同比增長36.90%。其中,墻壁開關插座業(yè)務收入同比增長29.55%,LED照明業(yè)務收入同比增長38.53%。
雖然業(yè)績整體正向增長,但主營業(yè)務的毛利率卻在逐年下滑。財報顯示,公牛主營產品毛利率36.85%,同比減少3.21%。
招商證券研報分析指出,公司毛利率同比下行預計受兩方面影響。一是,銅、塑料、五金件等大宗原材料價格長期保持較高水平,公司套保未能完全對沖;二是,新品類處于推廣初期,利潤率相對傳統(tǒng)優(yōu)勢品類或偏低等因素有關。
上游原材料漲價,導致公牛集團核心業(yè)務的營業(yè)成本增速,高過了營收增速。
2021年,公牛集團電連接產品主業(yè)收入同比增長15.58%,營業(yè)成本同比增長27.33%;智能電工照明產品主業(yè)收入同比增長36.9%,營業(yè)成本同比增長39.62%。
公牛集團在財報中也提到,成本上漲主要系大宗材料價格上漲影響。
具體成本方面,公牛2021年直接材料金額約6.4億元,同比增長39.35%;直接材料占總成本比例,也從2020年的76.79%,上升到2021年的82.48%。
在2022年經營計劃中,公牛接下來將通過持續(xù)優(yōu)化套期保值等方式,降低原材料大幅波動帶來的成本影響。
罰款和補助的對沖
年報中,公牛提到了2021年的反壟斷罰單。
報告期內,公牛集團營業(yè)外支出為3.31億元,其中2.95億為繳納的反壟斷罰款。
關于公牛觸發(fā)反壟斷調查的消息,人們起初是意想不到的。在普通公眾印象中,似乎只有那些巨無霸且涉及國計民生領域的互聯網企業(yè)時才會涉及壟斷。一家“賣插座”的企業(yè),到底何以招致了反壟斷調查?
浙江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在出具的《行政處罰決定書》中表示,公牛集團自2014年至2020年,在全國范圍內在轉換器、墻壁開關插座、LED照明、數碼配件等電源連接和用電延伸性產品銷售渠道與交易相對人(經銷商)達成并實施固定和限定價格的壟斷協(xié)議,排除、限制了市場競爭,損害了消費者利益。
絕對領先的市場地位,也是公牛被認定為壟斷的一個主要因素。
處罰決定書顯示,在2019年和2020年,公牛集團的轉換器產品在天貓市場線上銷售排名第一,市場占有率分別為65.27%和62.4%;墻壁開關插座產品在天貓的銷量也是第一,市場占有率分別為28.06%和30.7%。監(jiān)管機構指出,這也使得經銷商對其重點產品具有一定的依賴性。
為此,公牛受到的處罰結果是:處2020年度中國境內銷售額98.27億元3%的罰款,計2.95億元。這個罰金數額,相當于公牛年度凈利潤的十分之一。
公牛官方回應稱,本次處罰不會對公司生產經營及持續(xù)發(fā)展造成重大影響,目前公司及子公司生產經營情況正常,但從監(jiān)管部門責令公司停止違法行為來看,預計公牛集團后續(xù)的高毛利率可能存在著較大的下降風險。
與此同時,作為慈溪市的龍頭企業(yè),公牛位列當地百億企業(yè)培育名單中,并于去年8月10日獲得企業(yè)培育獎勵2.59億元。
年報顯示,2021年全年,公牛集團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金額3.88億元。
一獎一懲之間,公牛通過極為可觀的政府補貼,實現了和反壟斷罰款支出的“對沖”,因此巨額罰金對公司年度業(yè)績和生產經營并未產生嚴重的影響。
增長瓶頸或至
由于插座等產品門檻低,技術含量不高,經銷商體系就成為行業(yè)頭部的最大護城河。
公牛創(chuàng)始人阮立平曾經表示,其銷售的宗旨是“牛奶怎么賣、可口可樂怎么賣,我們就怎么賣”,要讓在全國大大小小的線下渠道當中,用戶在百米之內的便利店就可以找到公牛的產品。
公牛的線下渠道在插座領域全國第一,有五金店的地方,基本就有公牛。財報顯示,在C端裝飾渠道,公牛集團目前已成功開發(fā)18000余家終端網點。
互聯網渠道方面,公牛表示,2021年電商渠道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1.82%。據情報通數據,2021年公牛的轉換器、墻壁開關插座兩個品類天貓市場占有率繼續(xù)保持第一。
然而,在插座市場上,公牛正在遭遇來自互聯網行業(yè)的強大對手。因為其所在的領域,也是未來智能家居的重要控制入口,因此,吸引來了包括小米、華為等實力雄厚的科技企業(yè)入局。以小米為例,其就曾憑借簡約的設計和帶usb接口等新功能,在公牛壟斷的幕布上撕開了一道口子。
盡管市占率領先,但公牛集團的整體研發(fā)投入并不高。2017—2020年,公牛集團研發(fā)費用投入分別為2.87億元、3.51億元、3.93億元、4.01億元,占營收比例不到4%,和互聯網科技企業(yè)差距不小。
同時,作為民用電工行業(yè)代表企業(yè),公牛還備受房地產周期的影響。近年來,公牛的業(yè)績增速波動,與各地房地產政策不斷收緊也有很大關系。公牛自己也曾在招股書中提到,“未來國內房地產市場或相應的房屋裝修市場如出現下滑,將對相關產品的銷售產生不利影響,從而可能影響公司整體的業(yè)績增長”。
公牛未來需要憂慮的,不止是反壟斷的制約,還有增長的瓶頸,以及如何迎接互聯網科技企業(yè)等外來者的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