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資本市場波動,銀行理財產品逢凈值“大考”。多家銀行出現“破凈”理財產品,貴陽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貴陽銀行, 601997.SH)亦赫然在列。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3月25日,該行旗下有23只理財產品的累計凈值跌破1元,更有逾60只產品今年以來總回報為負。
作為中西部第一家A股上市銀行,貴陽銀行近年來面臨著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增速放緩的窘態。2021年前三季度,該行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2.01%,在A股上市銀行中處于落后位置。
與此同時,貴陽銀行上市后股價整體表現疲軟,近一年更是屢創新低。截至4月7日收盤,該行股價過去一年下跌超過17%。
此外,貴陽銀行的管理層也不太穩定,上市后已歷經四位行長。與此同時,貴陽銀行部分股權遭股東質押。其中,該行第一大股東貴陽市國有資產投資管理公司(下稱貴陽市國資公司)累計質押貴陽銀行股份2.04億股,占其持有股份數的43.53%。
《投資時報》就上述歸母凈利增速放緩、股價走勢疲軟、理財產品表現遜色、高管頻繁變動等問題向貴陽銀行發送了溝通函,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
上市以來營收首次負增長
公開資料顯示,貴陽銀行成立于1997年,2016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上市后,貴陽銀行的股價迅速沖至21.20元,隨后開始震蕩下行。近一年來,貴陽銀行的股價整體表現更顯低迷,3月16日最低觸及5.89元,已跌破發行價6.22元,創歷史新低。截至4月7日收盤,貴陽銀行股價過去一年下跌超過17%,跌幅在A股上市銀行中排名第10。
貴陽銀行股價下跌的背后是業績的不理想。數據顯示,該行營業收入增速在2017年為22.82%,其后于2018年降至1.35%;在2019年回升至16%,2020年又降至9.64%。
2021年前三季度,貴陽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09.22億元,同比下降6.69%,營收增速在41家A股上市銀行中排名倒數第二。對于上市以來營收首次同比負增長,貴陽銀行在2021年三季報中表示,由于上半年受債券市場利率波動影響,投資收益同比減少,再加上積極落實減費讓利政策,導致凈息差有所收窄。
與此同時,貴陽銀行的歸母凈利潤增速持續放緩。2017年—2020年,貴陽銀行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分別為45.31億元、51.37億元、58.00億元、59.22億元,同比增長速度為23.98%、13.39%、12.91%、2.10%。
2021年前三季度,該行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3.51億元,同比增長2.01%,增速在A股上市銀行中排名倒數第五。
貴陽銀行2016年—2020年歸母凈利潤情況(單位:億元)
數據來源:銀行年報
23只理財產品破凈
2020年,貴陽銀行成立了一級部門財富管理部,并創立財富客戶子品牌“爽盈門”,實施“以儲蓄存款為主體,理財和代銷業務并行”的財富管理策略,共包括儲蓄、理財、基金、貴金屬、保險和信托六大產品體系。據該行年報顯示,截至2020年末,貴陽銀行理財存續余額878.66億元。
2021年是資管新規過渡期的最后一年。至2021年三季度末,貴陽銀行理財續余額839.38億元,較2020年末縮水4.47%;存續理財產品158期,理財客戶73.55萬戶,新增理財簽約客戶4.47萬戶。
今年以來,國內國際形勢更為復雜,資本市場劇烈調整。在這樣的考驗下,貴陽銀行旗下不少理財產品表現欠佳。
據截至3月25日的Wind數據,剔除今年以來無更新凈值的產品后,貴陽銀行有23只理財產品的累計凈值跌破1元。累計凈值最低的是2021年爽銀財富新爽贏人生2號,跌至0.9395元,今年以來總回報為-5.49%。
貴陽銀行可以獲取到今年以來總回報數據的理財產品共103只,有64只理財產品今年以來總回報為負,占比超過六成。其中,2021年爽銀財富-基金精選(均衡策略)、2021年爽銀財富-基金精選(戰略新趨勢)兩只產品今年以來總虧損超過15%。
資管新規規定,過渡期結束后,具有證券投資基金托管業務資格的商業銀行應當設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子公司來開展資產管理業務。2021年12月20日,貴陽銀行發布公告稱,公司召開第五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貴陽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發起設立理財子公司的議案》。董事會同意該行設立全資子公司貴銀理財,注冊資本10億元人民幣。
核心管理層不穩
去年,貴陽銀行的核心管理層并不穩定,行長和副行長均出現變動。
2021年8月9日,貴陽銀行發布公告稱,張偉因工作調動原因,辭去貴陽銀行董事、副行長等職務,辭職后不再擔任任何職務。
而不足三個月前的2021年5月19日,原行長夏玉琳因工作調動原因,辭去公司董事、董事會發展戰略委員會委員、董事會薪酬委員會委員及行長職務,辭職后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
行長空缺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貴陽銀行就確定了新行長人選。2021年6月16日,貴州銀行發布公告稱審議通過了《關于聘任盛軍先生為貴陽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行長的議案》。7月30日,盛軍的行長任職資格得到監管層核準。
公開資料顯示,盛軍出生于1970年2月,曾任中國工商銀行貴州分行信貸管理部總經理、信貸與投資管理部總經理,中國工商銀行貴州銅仁分行、中國工商銀行貴州六盤水分行行長、黨委書記等職位。
值得注意的是,貴陽銀行上市以后來已歷經四位行長。歷任行長在職時間普遍不長。
往前追溯,2018年11月,原行長李忠祥宣布因工作調動原因,辭去行長職務。同年12月,原貴陽市金融辦主任羅佳玲接任新行長。半年后的2019年6月,羅佳玲任職資格還未得到監管部門批復就已提出辭職。2019年7月9日,原監事長張正海當選董事長,原副行長夏玉琳升任行長。
此外,《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貴陽銀行部分股權遭股東質押。
4月2日,貴陽銀行發布公告稱,于4月1日收到股東貴陽市工商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貴陽工商產投)來函,獲悉貴陽工商產投將其持有的4130萬股股份進行了質押。截至公告日,貴陽工商產投及其一致行動人累計質押貴陽銀行31479萬股,占所持股份的43.05%,占貴陽銀行總股本的8.61%。
其中,貴陽市國資公司累計質押貴陽銀行股份2.04億股,占其持有股份數的43.53%,占銀行總股本的5.58%。據貴陽銀行2021年三季報顯示,貴陽市國資公司為貴陽銀行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