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經濟報 記者 杜美麗 通訊員 張廣明
近日,通許縣自然資源局以“空心村”整治為突破口,著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緩解土地供需矛盾,切實保護耕地。
精心組織,高位推動。成立以副縣長為組長、自然資源局、農業農村局、土投公司、各鄉鎮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專項整治工作小組,明確各單位主要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加強對“空心村”整治工作的領導。各部門各負其責,協調聯動,合力推進“空心村”整治各項任務和措施的落實,確保“空心村”整治工作出成果、出成效。
廣泛宣傳,凝聚共識。通過召開村兩委干部、黨員代表、村民代表、整治范圍戶代表參加的“空心村”整治座談會,廣泛征求意見,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治方案。通過在村主要路口張貼宣傳標語、倡議書,發放宅基地知識宣傳冊,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對“空心村”整治相關政策進行廣泛宣傳,使廣大干部群眾認識到“空心村”整治在增加耕地面積、推動土地集約節約利用、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等方面的作用,爭取群眾的理解、支持和配合,營造全社會參與、支持“空心村”整治工作的良好氛圍。
全面排查,摸清底數。整治工作小組成員及整治村村干部通過下村走訪,對危舊房、土坯房、閑置土地進行認真摸底排查,統計出可整治“空心村”數量和可新增耕地面積,建立臺賬,進行規劃設計并繪制成圖,確保一戶一檔、信息完善,為“空心村”整治夯實基礎。
統籌推進,精準施策。積極探索多元化資金投入的實施模式,引進省國土開發投資有限公司資金9300萬元,有效破解前期資金不足難題,確保了安置區建設、村莊拆遷、土地復墾等各項工作順利推進。通過“空心村”整治,提高規劃和建設水平,優化村莊布局,促進農民住宅建設由分散向集中、集約轉變。把“空心村”整治新增的耕地與基本農田整治結合起來,對田、水、路、林綜合改造,提高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使群眾得到實惠、農村環境得到提升。
目前,全縣已拆除空閑宅基地90余處,整治土地40余畝,整治工作正在有序進行中。12月底將完成4個試點村整村搬遷,可騰退建設用地930畝,新增耕地900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