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經濟報 首席評論員 溫獻偉
據報道,今年起,武漢地鐵在全線網282座車站配備“孕媽徽章”,有需求的孕婦均可在車站客服中心領取。領取徽章后,孕婦可以得到地鐵工作人員全方位、多層次的服務。據了解,截至目前,武漢地鐵運營公司已經發放350枚“孕媽徽章”。
讀罷新聞,不由得為武漢地鐵運營公司的暖心之舉點贊。作為特殊群體,孕婦理應受到社會的關懷和照顧。如何精準化服務社會特殊群體,可以說考驗著城市的管理水平。眾所周知,城市文明的優劣,公共化服務水平是一大衡量指標,而公共化服務水平高低又在諸多細中得以體現。小小一枚“孕婦徽章”,不僅在第一時間讓“大腹便便”行動不便的“顯性人群”得到及時幫助,也在最大限度滿足處在孕早期不易被“識別”的準媽媽們的出行需求。這種服務創新的背后,是武漢地鐵運營公司對準媽媽的精準呵護,折射出文明的細節,體現了企業的社會責任和擔當,也彰顯了企業的精細化管理水平。
小小徽章,戴在孕婦胸前是一種專屬標識。小小創意,于地鐵公司而言則是一種“以人為本”理念的體現。事實和實踐證明,一個城市在提升公共化服務水平方面,只要始終秉持“以人為本”理念,充分發揮智慧,就會讓創新式服務如汩汩甘泉,不斷澆灌城市文明之花,贏得人民群眾的好評和點贊。這些年來,諸如“孕婦徽章”之類的好經驗、好做法,無一不是這種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結出的智慧碩果。
社會文明的進步,需要涓滴細節的匯聚和推動。“用心于正,一振而群綱舉。”因此,“孕婦徽章”這種暖心之舉值得各地效仿借鑒、大力推廣,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譬如,可由政府部門主導,齊頭推進。除了地鐵運營之外,還可以在高鐵站點、公交車及其他公共場所推行,從而讓城市處處充 滿溫情和善意,讓中華傳統美德代代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