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已踏入上市征程的金谷農商行公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信息披露報告。截至一季度末,該行合并口徑下的資產總額達到723.43億元,總負債為655.17億元,實現凈利潤0.84億元,較2021年同期均有所增長。
日前,金谷農商行發布的2022年同業存單發行計劃顯示,該行2021年實現資產負債雙增,但增速較往年均有所放緩,且仍未回到2018年的水平。與此同時,該行在2021年出現了增利不增收的情況,營業收入同比下降6.82%,降幅明顯擴大。盈利能力方面,該行凈息差已連降3年。
銀保監會官網顯示,自從原董事長劉建強于2018年8月被查,金谷農商行的董事長從2020年起已變更兩次。行長、副行長和風險合規部總經理等高管在2021年也相繼換人。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金谷農商行新任行長張焱同時兼任了監事會主席。在高管層“換血”后,該行還于今年4月19日連收兩張掩蓋資產質量相關的罰單。
業務擴張“路漫漫”營收陷入增長困境
2018年時,金谷農商行曾因原董事長劉建強“落馬”受到業界廣泛關注。就在同年,該行總資產從2017年末的813.06億元突降至2018年末的623.04億元,總負債由763.15億元降至568.16億元。3年多過去,該行總資產仍未恢復到當年水平。
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合并口徑下,該行資產總額為723.43億元,較2021年同期增長30.33億元,增幅為4.38%;總負債為655.17億元,同比增長了24.7億元,增幅為3.92%。凈利潤為0.84億元,較2021年同期增長0.1億元,增幅為13.51%。
日前,金谷農商行發布的2022年同業存單發行計劃披露了該行2021年的部分經營業績。該行去年實現資產負債雙增,但增速較往年均有所放緩。
截至2021年末,該行總資產為669.64億元,較上年增長了1.34%,較2020年1.94%的增幅下降了0.6個百分點;總負債為604.77億元,較上年增長了0.47%,較2020年2.11%的增幅下降了1.64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金谷農商行去年的資產負債增速遠低于同行均值水平。銀保監會官網顯示,截至2021年四季度末,農村金融機構的總資產和總負債增速均為10.0%。
在業務擴張速度較慢且尚未恢復元氣的情況下,金谷農商行的營業收入也陷入增長困境。
繼2020年出現營收凈利雙降后,金谷農商行2021年呈現出增利不增收的情況。該行去年實現營業收入25.70億元,同比下降6.82%;實現凈利潤3.82億元,同比微增1.06%。
從長期來看,金谷農商行的營業收入已連降4年,整體增幅波動下行。2017年至2021年,金谷農商行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1.16億元、29.82億元、27.87億元、27.58億元和25.70億元。降幅分別為4.30%、6.54%、1.04%和6.82%。
從2020年年報來看,利息凈收入是金谷農商行最大的營收來源。但是該行近年來的盈利能力卻不容樂觀。
同業存單發行計劃顯示,金谷農商行的凈息差從2018年開始走上“下坡路”,至今已連降3年。2018年至2021年,該行凈息差分別為2.54%、2.52%、2.32%和1.91%,整體下降了0.63個百分點。
據記者核對,金谷農商行歷年同業存單中的數據與該行年報中母公司口徑的數據較為接近,但仍有些許差距。
2022年同業存單發行計劃顯示,該行2020年總資產和總負債分別為660.79億元和601.97億元,營收及凈利潤分別為27.58億元和3.78億元。
而該行2020年年報中的總資產和總負債分別為661.22億元和601.49億元,營收及凈利潤分別為14.62億元和3.71億元。不同報表中同一年的營業收入為何會出現如此大的差距?記者曾就相關問題向金谷農商行發去采訪函,截至發稿,并未收到對方回復。
高管層“大換血”
官網顯示,就在原董事長劉建強“落馬”后一年,金谷農商行進入該行五年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9-2023年)的第一年。該行稱,要爭取在未來5年內實現千億元資產,推進上市計劃,鑄就精品銀行。
根據戰略規劃,若要完成千億資產規模的目標,金谷農商行的增長速度需要保持在每年10%左右。從財報來看,這一目標顯然未能實現。
不過,金谷農商行的上市計劃正在逐步推進。
2021年9月,金谷農商行正式啟動A股上市輔導。并與中信證券簽署了上市輔導服務協議。該行黨委書記、董事長齊嘯與中信證券高管孫毅代表雙方簽署了上市輔導服務協議。
2022年,金谷農商行的上市工作再次取得實質性進展,它離上市似乎又近了一步。
據內蒙古農信1月17日消息,內蒙古自治區上市辦組織專家和聯席會議相關成員單位召開可行性評審會。經過評審、公示等環節,金谷農商行作為16家企業之一進入到自治區2022年的第一批上市后備企業名單。1月25日,內蒙古自治區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公布了內蒙古自治區2022年上市后備企業名單,金谷農商行位列C類培育推進類。
事實上,除了業務擴張和經營業績方面的壓力,金谷農商行近年來的董事長變動也較為頻繁。2021年,該行高管層更是歷經“大換血”。
銀保監會官網顯示,2020年7月14日,該行董事長由劉建強變為盧曉東。2021年1月20日,該行董事長又由盧曉東變為齊嘯,盧曉東僅任職6個月。
2021年開始,金谷農商行高管層動蕩不休。2021年3月,張焱正式成為該行行長;4月,行長助理變為馮四方,副行長張謝榮的任職資格被核準;7月,風險合規部總經理郭俊杰的任職資格被核準,副行長初彥波的任職資格被核準。
引人關注的是,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2021年3月正式就職行長的張焱同時也是監事會主席。
一般而言,行長主要負責銀行的日常經營管理工作,組織實施董事會有關決議和經營計劃。而據《公司法》規定,監事會的職責之一就是對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的行為進行監督。而且董事或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兼任監事。如此一來,同時擔任監事會主席的行長張焱將如何監督自身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金谷農商行風險合規部總經理郭俊杰上任至今不到一年,該行的合規風險已出現苗頭。4月19日,金谷農商行連收兩張罰單,合計被罰80萬元。兩項違規事由分別為通過以貸還息方式掩蓋資產質量和不良貸款數據不真實。
從同業存單發行計劃來看,該行2021年的不良貸款率為2.16%,同比下降了0.16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為172.88%,較2020年上升了15.42%。不過從長期來看,該行不良貸款率仍未回到2018年2.09%的水平。(記者劉德祿實習記者胡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