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晚,三只松鼠發布了2021年度財報。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97.70億元,同比微降0.24%;歸屬母公司的凈利潤4.11億元,同比增長36.43%。結合三只松鼠在年報中給到的解釋可以看出,流量分化和疫情反復帶來的持續影響,導致傳統電商營收下滑和門店業務增長放緩,從而給三只松鼠帶來了不小的挑戰。但同時,企業在報告期內以“利潤產出”為導向的戰略調整,兼顧新分銷、新電商等渠道的規模增長,通過全渠道成本科學管控和供應鏈效率提升,實現利潤顯著增長。
盡管營收受到疫情和流量的疊加影響,但根據年報顯示的數據,三只松鼠的堅果業務依然領先行業。報告期內,堅果品類營收50.58億元,同比增長4.33%,品類占比進一步提升,在雙11、雙12、年貨節等重要銷售節點穩居線上堅果品類行業銷量第一,通過堅果的規模優勢及戰略統采策略,2021年堅果品類毛利率同比提升6.86%。
對于三只松鼠而言,堅果是其最重要的品類支柱。在2021年的619大會上,三只松鼠高調宣布了“聚焦堅果”的長期發展戰略,并在戰略引導下持續針對長尾SKU進行清理和淘汰,從而集中資源,為核心堅果品類營收的穩步增長和毛利率的進一步提升打下了穩固基礎。
此外,三只松鼠在年報里表示,“下半年,圍繞主品牌堅果心智打造投入億級品牌費用,一定程度上影響短期利潤表現,但有助于帶動長期可持續增長。”這或許會給很多認為三只松鼠純靠營銷的說法送去子彈,可我們不妨換位思考一下,作為一個快消品企業,在消費者注意力極度分散的今天,不重視營銷,能贏嗎?
在2012年創立之初,三只松鼠借助電商新賽道迅速打破地域邊界,借助IP化人格化的品牌形象讓企業走向全國,創造出堅果品類十年營收超50億元的好成績,人民日報曾評論三只松鼠:“成功安利了消費者養成了吃堅果的好習慣”。而這樣的成績,離不開三只松鼠通過營銷手段在用戶群體建立的堅果心智。
但在競爭激烈的堅果乃至休閑零食賽道里,空有營銷絕對不能支撐三只松鼠走到如今這個地步,其背后一定有著強大的核心力在推動著企業前行。
仔細閱讀年報,我們看到了這樣一句話,“公司一直以來高度重視研發,2021年研發費用5754.37萬元,研發投入位居中國休閑食品上市公司前列”。實際上,作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三只松鼠的研發并非外界以為的那么“薄弱”。自建食品產業研究院、擁有堅果炒貨行業唯一的中國輕工行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申請專利300余件、榮獲全國堅果炒貨食品行業科學技術進步獎等,都是三只松鼠研發實力的證明。
在研發能力的支撐下,三只松鼠構建了具有強競爭力的產品體系。目前,三只松鼠已持續打造了10億級大單品每日堅果,以及碧根果、夏威夷果、紙皮核桃、手剝巴旦木、腰果、開心果等多款億級大單品。截至2021年雙十一,三只松鼠堅果禮盒十年累計銷售1.21億份,每日堅果年銷售額10億元。
在核心產品力之外,三只松鼠的全渠道布局也值得研究。
在線上戰場,三只松鼠可謂是“元老級”電商企業,電商渠道整體高速發展的機遇及巨大的人口流量成長紅利讓三只松鼠搶占了天貓、京東等線上主流電商平臺,實現快速擴張,成為休閑食品行業領軍品牌。而新電商風口的涌起,既帶來了流量的去中心化,又為三只松鼠積極布局抖音、快手等新興渠道,實現新增量帶來了發展機會。
在線下業務端,三只松鼠在2021年天津秋糖會上正式發布分銷戰略,全力進軍區域經銷業務,目前已與永輝、沃爾瑪、大潤發等中國百強連鎖商超建立經銷合作。據悉,年貨節期間,60%以上的已進駐百強連鎖商超中,三只松鼠穩居年貨節堅果品類銷量第一。報告期內,新分銷實現營業收入16.0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8.16%,占總營收16.47%。經銷業務的布局配合投食店、聯盟小店,共同構建了三只松鼠多層次觸達線下消費者的立體渠道。
筆者曾與一位經銷商溝通年貨節期間三只松鼠出貨的情況,他表示,市場對三只松鼠年貨禮盒的反響超出預期,倘若不是前期因疫情影響、試水行情等考量導致他備貨數量偏少,也不會在年貨節后半程出現沒貨可賣的情況。
可以說,無論是從營銷還是研發,亦或是產品及全渠道,透過此次年報,我們都能看到一個在不斷糾偏、不斷變強、不斷成長的三只松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