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前,大概誰也沒想到,珠海萬達商管的上市之路會波折不斷。
據港交所披露信息顯示,4月21日,珠海萬達商管招股書失效,這距去年首次提交招股書以來,已過去整整6個月。
根據港交所相關上市程序規定,如果提交招股書后未能在6個月內通過聆訊,招股書資料將失效,但這并不意味著無法上市,企業在更新相關資料后,可以再度提交更新后的招股書。
萬達商管方面回應稱,公司會盡快按香港聯交所要求更新提供申報材料,目前上市進展有序推進中。
億翰智庫研究總監于小雨對《鳳凰WEEKLY地產》表示,以目前的行業情況來看,外部融資環境已不容樂觀,登陸資本市場對企業來說是一個很好擴寬融資渠道的方法,也可以助力企業進一步的擴張。
“不過目前的資本市場環境來看,上市了可能會破發。”于小雨稱。
能不能如期上市?
2021年初,萬達商管宣布放棄A股上市,在引入珠海國資戰投之后向港股資本市場發起沖擊。當年10月21日,萬達商管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招股書。
最新數據顯示,萬達于2021年累計新開業51座萬達廣場。截至2021年底,全國累計已開業418座萬達廣場(不含重裝中的武漢漢街萬達廣場)、90個萬達酒店、790家萬達影城、340家寶貝王樂園。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招股書披露,萬達商管承諾2021年-2023年實際凈利潤將分別不低于51.9億元、74.3億元及94.6億元。如未達成,則大連萬達商業及珠海萬贏(萬達商管股東)將以零對價轉讓有關數量的股份或向投資者支付現金,以補償投資者。
就在外界都以為這次登錄港股是板上釘釘的時候,變數來了。
此前3月11日,有消息稱萬達商管將推遲30億美元IPO計劃,如果市場情況好轉,將可能恢復IPO,但隨后萬達商管方面否認了該傳聞。
2021年以來一路走低的港股股指,在3月15日觸及18235.48新低點。那段時間,多家地產股上市破發,其中包括國企背景的金茂旗下物業金茂服務。彼時有分析認為萬達暫緩上市或是“明智之舉”。
如今,市場的走勢并沒有出現根本性改變。
匯生國際融資總裁黃立沖對《鳳凰WEEKLY地產》分析稱,“總體來說,港股資本市場目前的氣氛是不好的,是否延遲上市,取決于他們對融資規模的預期,如果想要獲得超過之前IPO價格的估值,那么延遲上市的可能性就比較大。”
密集接盤
不知是否巧合,傳出推遲上市消息后不久,萬達商管陸續傳來了擴張的消息。
4月19日消息,萬達集團接連拿下北京SOLANA藍色港灣和北京五棵松卓展購物中心的整體經營管理權,合作方式均為輕資產。
根據消息披露,5月1日,藍色港灣管理權將全面移交給萬達,為期20年;五棵松卓展購物中心則更名為北京五棵松萬達廣場,未來將落位第四代萬達廣場全國旗艦產品。
據悉,對于藍色港灣、五棵松卓展中心的轉型,萬達方面表示將以“輕資產”的方式接管,也就是只輸出品牌,負責設計、建設、招商與運營,并按比例分得收益。
資料顯示,SOLANA藍色港灣位于北京市朝陽公園西北湖岸,是一組錯落有致的歐式風格建筑群,項目于2008年12月正式開業。
有商業地產分析人士對《鳳凰WEEKLY地產》表示,藍色港灣項目近些年在各方面已略顯疲態,此時選擇將商業體整體打包交給萬達,或許是有商業層面的考量,萬達在商業輕資產方面的運營能力更強一些。
但從萬達商場此前的業態來看,似乎和藍色港灣的風格并不是很搭,“萬達能否做好藍色港灣,還有待于觀察。”該業內人士表示。
五棵松卓展作為北京西四環的老牌商業體,在歷經數次易主、更換運營團隊后更是停業許久。有媒體此前走訪發現,目前僅有停車場在正常營業。
萬達方面表示五棵松卓展將更名為北京五棵松萬達廣場,未來將落位第四代萬達廣場全國旗艦產品。
據了解,自2000年萬達涉足商業地產以來,從單體店到城市綜合體,萬達廣場已經迭代升級了三次。
有分析人士表示,如果說前三代萬達廣場是在打造以“購物”為核心的商業中心,那么,第四代萬達廣場則是在全力打造“體驗”為核心的生活中心。
此前的3月底4月初,萬達集團在短短幾天內,先后與鑫苑置業和建業集團這兩家河南的房企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分別是在商管、資管領域深度合作,以及接過旗下商業項目運營權。
有媒體報道稱,建業與萬達的合作具體細節包括,將旗下商業項目的10年運營權交予萬達,建業方面將獲得7億元的資金。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在目前房地產下行周期中,萬達的出手更像是一名白武士。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對《鳳凰WEEKLY地產》表示,目前是房地產行業,無論是住宅還是商業都非常低迷的階段,實力較弱或風險較高的開發商不得不低價變賣資產、緩解資金鏈緊張壓力,對于萬達商管來說是一個低成本擴張的機會,但這個機會也是雙刃劍,即擴張也會影響自己的資金鏈,如果擴張速度拿捏不準,不排除將自己也拖下水的可能。
黃立沖表示,“后面的這種接盤,可能會更多,但這取決于萬達商管有沒有足夠的資金拋出有吸引力的條件。”
輕資產擴張
早在2017年,萬達集團就推出了輕資產戰略,開始輕資產發展之路。2021年2月,萬達集團表示,將進一步將輕資產戰略升級,不再投資持有萬達廣場物業,全面實施“輕資產”戰略。
值得注意的是,萬達商管在去年提交上市招股書之前,早已悄然開啟了一輪全國性的下沉市場布局。
2021年9月1日,宜都市人民政府與萬達集團、九州集團簽訂宜都萬達城市綜合體項目合作框架協議,攜手打造全國首個縣域第四代“萬達廣場”。2021年9月9日,宏帆集團與萬達商管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縣域城市開展商業合作,萬達廣場將規模入駐宏帆集團牽頭投資的項目。
此后在2022年1月11日上午,廣西榮顧投資集團與萬達商業管理集團在北流舉行合作簽約儀式,萬達廣場將進駐北流。2022年2月23日,萬麗地產與萬達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儀式,萬達廣場將落戶涇陽。
機構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末,覆蓋三、四線城市的萬達廣場分別為115座、233座,占比分別為30.3%、61.3%。
億翰智庫研究總監于小雨對《鳳凰WEEKLY地產》表示,隨著目前核心城市的商業項目趨于飽和,萬達向三四線城市下沉做輕資產,也是差異化競爭的一種體現。“低能級城市有一些機會,并且會是一個很好的輕資產的方式。而萬達在商管這方面確實有優勢,包括運營經驗、商戶資源以及自身品牌優勢。”
不僅是在三四線。
今年2月,萬達集團與北京市平谷區簽訂了若干個合作協議,其中包括平谷萬達廣場、萬達錦華酒店等多個合作項目。
資料顯示,2006年、2008年,北京CBD萬達廣場、石景山萬達廣場先后開業,進入2016年以后,更是連續數年均在北京有新開業萬達廣場。截至目前,北京已布局了10座萬達廣場。
2021年9月,首座第四代萬達廣場——深圳龍崗萬達廣場也開業了。
據萬達商管此前披露的招股書顯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萬達在管商業廣場中,獨立第三方商業廣場數量達106個,占總在管商業廣場數量的27.9%;萬達旗下儲備的162個商業項目中,133個為輕資產運營模式,占比82.1%。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萬達是中國唯一向獨立第三方大規模輸出管理的商業運營公司。
有分析認為,萬達商管的輕資產運營模式中,標準化全產業鏈管理流程、多元商業廣場類型經營積累和龐大的品牌合作方(有效縮短招商時間),有助于進一步增強第三方項目拓展能力,從而保持“領跑”姿態。
不過亦有分析人士表示,萬達商管自2016年退市以來,至今仍未上市成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的透明度和品牌價值。尤其是招股書失效之后,更是面臨一些不確定性因素。與此同時,以華潤、龍湖、新城、萬科等為代表的差異化商業項目也在布局推出自己的產品線,從而實現快速擴張。
目前的情況,對于萬達來說,依舊有一些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