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天弘基金旗下產品密集披露了2022年一季報,天弘基金制造、消費、科技、醫藥四大主動權益投研小組,對一季度行情進行了回顧并詳細研判了后市的投資機會。整體來看,天弘基金主動權益團隊對中長期市場保持樂觀,堅守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雖然當前市場仍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但天弘基金堅信其持有的優質企業能夠經受住考驗。
制造組:堅定看好“黃金賽道”的長期投資價值
2022年一季度,被稱作是“國之重器”的制造業也飽受多種復雜因素和事件的沖擊,在此期間出現了一定幅度的調整。對此,天弘高端制造混合的基金經理谷琦彬和李佳明在一季報中表示,越是在這樣的投資環境下越要冷靜,用理性而非情緒去分析市場。
在他們看來,資產的定價有價值的部分也有情緒的部分,但當短期的情緒沖擊過去后,長期價值仍舊是定價的錨。長期來看在中國,制造業是一條黃金賽道,短期波動更加不重要,投資者更應該抓住低估值的時機,關注能夠有望帶來長期超額收益的優質個股,在細分賽道持續深耕,挖掘出其中沒有被市場認識到的價值。
天弘優質成長企業精選混合的基金經理谷琦彬和張寓,也在一季報中提到了挖掘優質標的的重要性,他們認為,在當前市場環境下,會繼續堅持精選透露的組合配置思路,堅持自下而上選擇具備護城河和明顯競爭優勢的龍頭企業,并增加部分細分領域隱形冠軍的投資,希望組合的長期超額收益率來自于這些優質股票的深度研究。
谷琦彬和李佳明還特別提到了國防裝備業的投資前景。他們表示,該行業的長期發展路徑確定度較高,并不會因為宏觀經濟的短期波動、國際關系的階段性變化、以及成本端的擾動,因此,國防裝備業集巨大的需求空間、顯著改善的行業環境、以及集中釋放的新裝備產能等優勢于一身,目前以及未來的很長時間都依然適用。
消費組:抓住波動帶來的機會,相信時間的價值
談及大消費行業在一季度期間的調整,天弘云端生活優選混合的基金經理于洋分析稱主要有兩方面:其一,地緣政治事件讓全球股市波動,并使得原油、農產品價格上漲,給大眾消費品帶來成本端的壓力,同時提升了通脹預期;其二,疫情波動對生產供應、物流和需求都產生了影響,對于部分行業和公司的3月份以及2季度業績帶來壓力。
但對于有長期投資價值的資產來說,每一次風險也都是長期投資的買入時機。正如于洋在一季報中提到的,在內外部環境快速變化的過程中,對于企業的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是挑戰,我們所投資的企業,要能抵抗住外部波動的影響,不能因為外部環境的變化而影響公司的發展戰略和業務開展;進一步的,這些企業要能抓住外部波動帶來的機會來提升自己,擴大自己的市占率、提升用戶口碑等。
在具體配置思路上,天弘文化新興產業股票的基金經理劉國江在一季報中表示,繼續長期看好大消費賽道,由于疫情等因素的擾動,消費類企業面臨的需求壓力比去年下半年有所增加,特別是依賴消費場景的品類(如餐飲、旅游、啤酒等)受到的影響更大一些。該基金目前重點布局了白酒、啤酒、乳業、紡織服裝、農業、汽車零部件等行業,他將從中選擇極具競爭力的好公司,持倉結構多元化、相對分散。
深耕消費賽道多年的劉國江,對港股市場的消費賽道也有長期研究。他表示,將繼續聚焦消費的大方向,重點投資于紡織服裝、物業管理、白酒、食品飲料、互聯網、汽車零部件等行業的優秀公司,其中,互聯網行業的配置權重有所下降,而部分高端白酒企業具有極較強的品牌力和不可替代性,值得重點關注。
科技組:發掘具備真正硬核創新能力的高景氣公司
近年來市場風格偏成長,讓一批優質科技公司進入了投資者視野,部分龍頭公司也成為了諸多績優基金的“標配”。然而,在2002年一季度A股市場系統性調整之際,科技行業也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估值回調。
對此,天弘互聯網靈活配置的基金經理陳國光在一季報中給出了具體的原因:一是經濟基本面下行壓力下投資者的風險偏好下降,低估值和穩增長預期最強烈的行業成為大家避險關注的方向;二是公募基金增量資金減少,持股較集中的電子、家電、汽車、食品飲料面臨較大的流動性壓力,回調較多。
陳國光表示,他管理科技主題基金的配置思路,會主要圍繞5G建設應用及國產替代大背景下產業智能化、云計算、半導體、新能源等高景氣產業進行布局,發掘真正具有硬核創新能力并處于行業上升周期的優秀公司重倉持有。
具體到各細分行業的投資機會,陳國光和周楷寧在天弘創新成長混合的一季報中也給出了詳細的解讀。他們認為,科技賽道后市的投資機會主要從新技術、新產品、政策、順周期等方向挖掘:
第一,是科技賦能深化帶來的數字經濟和人工智能的投資機會;第二,智能駕駛、VRAR、物聯網等新終端新產品不斷涌現,投資機會集中在滲透率低于50%以前的階段;第三,云計算IaaS估值已經在底部,2022年市場需求有望復蘇,部分公司競爭壁壘與優秀管理也已得到驗證;第四,隨著穩經濟進程發展,2022年廣告行業有望迎來戴維斯雙擊;第五,互聯網和游資行業估值、預期都在底部,在分化進程中優質公司將脫穎而出;第六,半導體行業國產替代空間長期存在,從需求角度關注新能源、三代功率半導體、自動駕駛、物聯網等細分行業需求帶來的成長性。
醫藥組:創新板塊仍是醫藥投資最確定的方向
回顧今年一季度醫藥行業的表現,行業并無重大利空政策出現,醫藥行業主要跟隨市場調整,并且在弱市中體現出了一定的防御屬性。天弘醫療健康的基金經理郭相博和劉盟盟在一季報中表示,在一季度期間已經考慮到了市場的系統性風險,倉位有所下降,配置思路也有所調整。
郭相博和劉盟盟具體表示,在配置上除延續前期的配置思路,持倉主要集中在創新及其相關產業鏈、進口替代/供應鏈安全等領域,規避受政策影響劇烈的領域,同時自下而上結合公司自身競爭力、發展階段以及估值水平等優選持倉標的,增配了部分中藥標的,以及新冠小分子口服藥供應鏈標的。
面對國內新冠疫情的卷頭重來,郭相博表示,疫情仍然會有階段性的板塊投資機會,無論是自檢試劑、小分子新冠產業鏈,都會在一定階段有脈沖性行情,而中期來看,疫情板塊的投資機會會隨著國家抗疫政策而發生變化。
展望二季度及后市醫藥行業的投資機會,郭相博在天弘醫藥創新的一季報中分析稱,包括全年的業績預期目前處在較大的不確定性之中,未來一段時間業績將是醫藥板塊投資最重要的點,低估值板塊的重估可能仍將持續,業績有保障且確立經營拐點的龍頭公司后續有望會有阿爾法行情。
至于備受市場關注的創新藥板塊,郭相博提到,海外出口及新產品研發推進仍將是未來發展方向,雖然短期受阻,從中長期看,創新板塊仍然是醫藥投資中最確定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