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老牌國企首開股份發布2021年度報告。與行業多家房企現狀一致,首開股份也經歷了增收不增利的困境。
報告顯示,2021年首開股份實現收入678.02億元,同比增長了53.31%。歸屬股東凈利潤6.92億元,同比下降了77.95%。
僅二季度盈利
按季度看,一、三、四季度分別虧損約1.5億元、1.49億元及0.69億元,僅二季度實現歸屬股東凈利潤9.98億元。
首開股份此前在業績快報中披露稱,2021年主要交付結算項目利潤率下降較大,且本年交付項目中,因公司權益占比下降等因素,預計影響利潤約5億至7億元。
年報顯示,首開股份房地產開發業務的毛利率較上年下滑3.19個百分點,至24.49%。
分區域看,北京區域業務毛利率29.31%,但毛利率較上期大幅下滑14.59個百分點。京外區域業務毛利率21.98%,毛利率增加了3.29個百分點。
首開股份在業績報中披露稱,受房地產行業整體下行影響,報告期內結轉收入的項目土地成本較高,且銷售價格受政策限制等因素,導致公司報告期內營業毛利率出現降低。
有業內人士表示,首開股份當前結算收益項目主要為集中在2017年、2018年市場高點時期的高溢價地塊,正是土地成本拉高了相關成本。
京外收入占比近六成
2021年年底,“首開經驗”被寫入北京“十四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持續推進老舊小區、危舊樓房、棚戶區改造,推廣“首開經驗”,引入社會資本參與。
報告期內,首開股份新拓展土地項目30個,合計總土地面積287萬平方米。
做為北京老牌國企,首開在2021年北京三個批次集中供地均有參與,斬獲了包括北京房山、豐臺、大興、海淀等區域共計10宗地,合計土地面積59.95萬平方米。據《鳳凰WEEKLY地產》不完全統計,10宗地塊合計耗資近200億元,但其中多數地塊聯合拿地。
值得注意的是,首開股份雖然報名了北京2022年第一輪集中供地的兩宗地,但整體競拍過程中,并沒有任何舉牌,更無新增地塊進賬。
發力北京的同時,首開股份也嘗試走出去。2021年,首開股份在京外則斬獲了20宗地,包括成都、南京、廈門、杭州等重點城市,總土地面積138.29萬平方米。
有機構報告分析認為,首開股份土地儲備可滿足5-6年的開發需求。同時,管理層的目標是在2022年將銷售收入的40%用于土地收購,與2021年基本持平。
與此同時,京外區域已經成為首開股份的收入最大貢獻區源,年度收入399.56億元,收入占比近六成,北京區域收入則為276億元。
有分析人士指出,在“兩集中”供地模式之下,一線城市的重點區域優質地塊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這將更嚴重地擠壓項目盈利空間,此時選擇“走出去”也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首開股份在年報中披露,公司將堅持審慎原則拓展到全國,計劃聚焦重點城市群,培育3-5個百億級銷售額、8-10個50億級銷售額的城市市場。
此外報告還披露,首開股份全年累計新增融資約414.30億元,其中開發貸款73.13億元,信托貸款104.23億元,保債計劃35億元,發債規模201.94億元。
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剔除預收賬款后的資產負債率為73.60%,凈負債率為147.45%,現金短債比為1.2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