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經濟網訊】(河南經濟報 記者 王澤遠 通訊員 靳春曉 徐書輝)今年以來,新野縣市場監管局把食品安全“守底線、查隱患、保安全”專項行動作為“觀念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的主陣地、練兵場,以黨建為引領組建“食品監管黨員先鋒隊”,下沉一線“查堵點”轉作風,“鐵拳辦案”見本領提能力,務實為民獻真功。
一查學生飲食隱患,治理學校食堂亂象。春季開學之初,該局聯合縣教體局、衛健委按照“雙隨機一公開”的方式抽調16名執法人員對全縣15個鄉(鎮、街道)的45所中小學、幼兒園食堂進行全面規范“體檢”。縣食安辦通報本次檢查結果,約談“問題”學校校長。制度化常態化開展“五長配餐”,確保師生“舌尖上的安全”。縣市場監管局綜合執法大隊開展“鐵拳行動”,強化校園周邊食品安全治理,嚴查面向未成年人“無底線銷售行為”、以抽獎(賭博、迷信等)方式銷售“三無”食品等違法違規行為。截至目前,共檢查城鄉校園周邊121家大小店鋪,收繳問題食品200余公斤,立案查處31家。
二查“三粉”質量,治理摻雜使假“潛規”。該局副局長羅曉剛帶隊對“三粉”問題進行專項檢查,重點查處“3·15”晚會曝光的問題粉絲、粉條制品,以及本地“三粉”生產經營是否有摻雜使假行為。此次專項整治強化了粉絲、粉條等食品經營者主體責任意識,規范經營銷售行為,提升了質量安全水平。
三查“前廳后灶”改造,治理“臟亂差”行為。虎年伊始,該局開展了以餐飲業“前廳后灶”整治為重點的餐飲單位整體規范提升行動,領導班子成員和相關股室負責人分包聯系街區、路段開展督查巡查,城區3個市場監管所工作人員逐店逐鋪跟蹤落實,建立常態化“制止反彈”管理機制,按照創建“國家衛生縣城”標準從嚴從細管控。截至目前,全縣城區1270余家餐飲店,整改到位1080家,還有150家需要進一步整改。
四查進口冷鏈食品,治理疫情防控漏洞。目前,該縣有進口冷鏈食品經營單位47家,全部注冊使用“豫冷鏈企業端”,執行“三專三證四不得”規定。對全縣非冷鏈進口水果批發經營者4家、銷售經營者7家、進口奶粉經營者52家設立監管臺賬,嚴格落實“三清三不”政策,做到進口非冷鏈貨物來源要清楚、貨物運輸方式要清楚、卸貨方式要清楚;來源不明不進貨、未經核酸檢測不卸貨、核酸檢測不合格不上架銷售。開展進口冷鏈食品專班執法人員和經營戶“兩個指南”宣傳培訓,增強執法人員和商戶疫情防控意識。
五查食品安全強檢指標,治理農殘超標。今年第一季度,該局抽檢256批次,其中食用農產品116批次、預包裝食品95批次、餐飲食品45批次,4批次不合格(一批次黃花菜二氧化硫殘留量不合格,三批次餐具不合格),不合格案件已按程序轉交處置。該局抽調檢測中心專業人員組建“黨員快檢先鋒隊”,“全副武裝的快檢車”巡回在城鄉集貿市場、超市、生鮮店等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食品經營單位附近,開展“零距離”快檢“為群眾辦實事”活動。截至目前,“快檢”467批次(蔬菜、面粉、水果、玉米制品、生鮮肉等),發現“問題食品”一批次,后立即采樣委托第三方機構進行檢驗,檢驗結果為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