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7月18日消息(記者曾衛)P2P行業自誕生開始,就一直缺乏有力的信用保證,為了尋求更可靠的信用背書,最近,越來越多的P2P平臺宣稱與保險公司展開合作。那么,牽手保險公司之后P2P平臺,就真的保險了嗎?
為了提高信用等級,各家P2P平臺“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比如引入國企投資、標榜上市公司背景、拉攏明星站臺等等。現在,牽手保險公司又逐漸成為P2P行業的一種潮流,從今年以來,宣布與保險公司合作的P2P平臺已經有上百家。小贏理財總裁黃聰介紹說,雙方合作的方式主要有4種。
黃聰:第一種是保險公司為它保借款人的人身安全;第二種是保險公司為房屋抵押類的借款人保財產險;第三種是賬戶安全險,這也是最多的P2P公司宣稱我們跟保險公司合作的類型;最后一種是保本保息,或者叫履約保證保險,目前國內P2P跟保險公司合作這樣一種保險的,是非常非常少的P2P公司。
黃聰提到的履約保證保險,指的是保險公司向投資人承諾,如果借款人不按照合同約定履行還款義務,則由保險公司承擔賠償責任的一種保險。通俗來說,就是保險公司來為投資人在P2P平臺上的投資兜底。據第三方平臺網貸天眼統計,目前上百家與保險公司合作的P2P平臺中,提供這種保險的平臺只有7家。
然而,拿“保險”作為賣點的P2P平臺,則讓人數不勝數。在一家平臺的網站上,記者看到,“全額本息擔保”的字眼被放在了顯著位置。不過,當記者以投資人身份致電平臺咨詢時,客服回答說,這其實只是賬戶安全保險。
客服:保險的話,只是針對資金如果說無緣無故丟失的情況下,才會進行承保的,那您購買的項目,這個是由項目的具體保障措施來做保障的。
記者:就是說它不是一種本息的保障對嗎?
客服:嗯,不是的。
看來,并不只要跟保險公司進行了合作,投資人的本息收益就能得到保障。對此,網貸之家聯合創始人朱明春提醒,投資人在看到P2P平臺上出現“保險”字眼時,一定要多留個心眼。朱明春:作為投資人一定要甄別中間的一些差異性,如果說平臺還不了錢由保險公司兜底的話,這種是有保障的。除此之外其他的,我們還是要甄別一下。一定要看清楚,保險公司到底承保的是哪一塊。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實行履約保證保險的項目,保險公司收取的費率一般在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三,而保險公司的其它業務,費率一般是千分之幾甚至是萬分之幾。朱明春說,這樣一來,有本息保險的P2P項目,在收益率上就會稍遜一籌。
朱明春:這些平臺跟保險公司簽訂履約的話,保險公司要收取管理費或者風險費,風險費一般都是從平臺當中抽取一部分,投資人抽取一部分。一般情況下,收益率肯定要比沒有這個的要低。如果我的風險承受能力是比較低的,我需要保障安全的,但是我對收益期望值比較低的,那么就可以買這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