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發布后的第一年,監管層對互聯網金融行業監管動作頻出。在被業內稱為互聯網金融史上最嚴的監管風暴之下,這半年P2P行業較前幾年低調了許多。
在這半年里,P2P網貸行業出現了兩個行業向好的健康特征。首先,行業不再野蠻擴長,而出現了理性收縮或退出;其次,行業收益率也從高風險區間回歸至較為合理的區間。
專項整治活動持續數月后,與前幾年大幅增長不同的是,P2P網貸行業在2016年上半年出現了連續凈流出態勢。網貸之家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正常運營平臺數量共減少了246家。
截至2016年6月底,正常運營平臺數量2349家,這一數據在半年前的2015年年底為2595家。網貸之家預計,未來正常運營平臺數量仍然將進一步下降。
上半年,新增停業及問題平臺515家,新上線平臺269家。在515家停業及問題平臺中,良性退出(停業、轉型)的共有247家,惡性退出(跑路、提現困難、經偵介入)的共有268家。
值得注意的是,良性退出的比例有上升趨勢。2015年底問題平臺數量占停業及問題平臺的比例約為60.38%,2016年6月已經下降至44.68%。實現良性退出,這對互聯網金融行業來說,是一個好的發展趨勢。
另一項逐月下滑的數據是P2P網貸行業的綜合收益率。2016年上半年,網貸行業總體綜合收益率為11.31%,相比2015年全年網貸行業總體綜合收益率下降了198個基點(1個基點=0.01%)。2016年6月,網貸行業綜合收益率為10.38%,同比下降了379個基點。
收益率上半年前6個月呈現單邊下跌的態勢。網貸之家表示,隨著國家繼續保持寬松的貨幣政策,諸如銀行理財的固定收益產品收益率不斷下降,越來越多的人涌入P2P網貸行業,而他們的去向大多是知名的大平臺,由于大平臺的投資收益率相比行業的綜合收益率要低,這樣也引起了行業綜合收益率不斷下滑。
各路資本也在抓緊對于P2P網貸行業的布局。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6年6月歷史累計獲得風投的平臺數量已經達到88家、國資系平臺數量達到了90家、上市公司系背景的平臺數量達到了82家,銀行系背景平臺數量為16家。
從成交數據來看,截至2016年6月底,P2P網貸行業累計成交量達到了22075.06億元,上半年累計成交量為8422.85億元。“按目前的增長態勢,2016年全年的網貸行業成交量或將突破2萬億元,而2016年下半年將實現第三個1萬億元。”網貸之家表示。
截至2016年6月底,網貸行業貸款余額達到了6212.61億元,相比2015年底增長超過了2000億元,這也表明了仍然有大量的資金競相涌入P2P網貸行業。
網貸行業人氣也在上升,不過借款人上升速度明顯高于投資人。截至6月,網貸行業投資人數、借款人數分別達到了338.27萬人、112.41萬人,較2015年12月分別增長了13.51%和43.22%。
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在于,在不少投資人撤離中小平臺后,并沒有全部進入大平臺,這樣就導致投資人數上升趨緩,而借款需求仍然較大顯得二者差距更為明顯。
“相信專項整治之后,規范創新的P2P平臺將迎來真正的黃金時代。”廣州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方頌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