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重慶三峽銀行耕耘11年的丁世錄重回大眾視野。
據重慶市紀委監委4月25日晚間消息,被查6個月后,重慶三峽銀行原黨委書記、董事長丁世錄因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和公職。
直至2021年10月“落馬”,丁世錄已在重慶三峽銀行掌舵5年。被查前6個月,該行第三屆董事會公布了董事會和高管層換屆公告,丁世錄本已成功連任。
在丁世錄2016年上任董事長當年,重慶三峽銀行于11月辦理了輔導備案登記。然而不論是原董事長“落馬”還是今年年初的審核中止都表明,該行沖A之路并不十分順利。證監會日前公告顯示,該行IPO進程尚處于預先披露更新狀態。
年報顯示,丁世錄擔任董事長期間,重慶三峽銀行的資產規模整體增幅達30.45%,但同期的營收增幅僅為6.57%。此外,該行不良貸款余額逐年走高,不良貸款已由2016年的3.56億元逐漸增加至2020年的13.37億元,增幅達275.56%。
原董事長丁世錄濫用職權
丁世錄被查原因終于“浮出水面”。
4月25日晚上6點,中紀委官網顯示,重慶三峽銀行原黨委書記、董事長丁世錄因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和公職。
公告稱,丁世錄已構成嚴重職務違法并涉嫌受賄、國有公司人員濫用職權犯罪,在黨的十八大后不收斂不收手,性質嚴重,影響惡劣。
經重慶市紀委監委立案審查調查,丁世錄存在六大方面的違紀違法情況。包括落實黨中央化解產能過剩信貸政策搞變通,對脫貧攻堅工作敷衍了事;長期接受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宴請和打高爾夫球活動安排;不按規定報告個人有關事項;違規經商辦企業,搞權色交易、錢色交易;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在融資貸款、債券承銷等方面謀取利益,并非法收受巨額財物;濫用職權違規干預授信審查,致使國家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
上述違法違紀行為發生的具體時間仍舊不得而知。但從履歷來看,自1989年7月參加工作后,丁世錄在人民銀行重慶區域的各支行及分行工作到2000年1月。此后,丁世錄先后進入重慶市農信系統和城商行,并于2010年10月從重慶銀行調任至重慶三峽銀行,職位由副行長升至行長,時年42歲。
2016年4月,在重慶三峽銀行就職近6年的丁世錄由行長升任董事長,并代任行長至2018年12月。直至2021年10月被查,丁世錄已在該行掌舵5年。
而在被查前6個月,丁世錄本已成功連任重慶三峽銀行董事長。
2021年4月28日,重慶三峽銀行發布了關于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換屆的公告,選舉了丁世錄、翁振杰和劉勤勤等人為該行第三屆董事會股東董事。與此同時,該行召開了第三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丁世錄被選舉為新一屆董事長,實現連任。
任期內不良貸款走高
在丁世錄2016年上任董事長當年,重慶三峽銀行在11月辦理了輔導備案登記。2020年6月,該行向證監會提交了A股上市申請材料并被受理,正式加入上市排隊序列。然而不論是原董事長“落馬”還是今年年初的審核中止都表明,該行沖A之路并不十分順利。
證監會官網顯示,2020年12月,證監會發布了對重慶三峽銀行招股書的反饋意見,提出了55條審核意見,涉及股東股權、股東涉案和關聯交易等27條規范性問題。截至目前,收到反饋意見的重慶三峽銀行仍未更新招股說明書。
2022年1月27日,證監會發布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企業基本信息情況表顯示,重慶三峽銀行的IPO審核狀態曾一度變為“中止審查”。根據截至4月21日的最新名單,該行IPO進程尚處于預先披露更新狀態。
歷年年報顯示,重慶三峽銀行2016年和2020年末的資產總額分別為1815.04億元和2367.63億元,整體增幅達30.45%。但是該行2016年至2020年的總資產增速卻并不穩定,期間的同比增幅分別為37.02%、11.49%、1.21%、1.81%和13.62%。
值得一提的是,在資產規模擴張的同時,重慶三峽銀行營業收入的增幅卻相對不大。該行2016年和2020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2.63億元、45.43億元,總增幅為6.57%。
與此同時,在丁世錄擔任董事長期間,重慶三峽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連升5年。不良貸款已由2016年的3.56億元逐漸增加至2020年的13.37億元,整體增幅達275.56%。不良貸款率也由0.93%波動升至1.30%,并于2021年9月末進一步升至1.36%。(記者劉德祿實習記者胡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