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恒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恒豐銀行”)發布了2021年年報,這是該行股改重組后的第二個完整經營年度報告。
年報顯示,2021年該行實現營業收入238.79億元,增幅13.56%;凈利潤 63.48億元,增幅達22.01%,資產規模突破1.2萬億。與此同時,該行不良貸款率為2.12%,較年初下降0.55個百分點,不良貸款率與不良貸款余額雙降的同時,撥備覆蓋率進一步提升。
不過,該行近年來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連年下降,去年以來,還因貸款問題收到監管部門多張罰單,其背后的合規經營風險不容小覷。
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下降
恒豐銀行是12家全國性股份行之一,前身為1987年成立的煙臺住房儲蓄銀行,2003年,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改制為現名。
2017年底該行啟動化險和重組工作,2019年完成市場化改革股改建賬,據新華社2020年1月12日報道,恒豐銀行1000億元戰投資金全部到位。其中,中央匯金出資600億元;山東省財政出資360億元,通過魯信集團注入山東省資產管理公司,由該公司參與恒豐銀行增資擴股;大華銀行、南山集團等8家老股東,跟投金額合計40億元。自此,中央匯金公司成為第一大股東,總行也由煙臺搬至濟南。
然而,該行的資本仍待補充。年報顯示,其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去年再度下滑。
恒豐銀行相關資本充足指標
數據來源:恒豐銀行2021年年報
2019年至2021年,恒豐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9.68%、9.01%、8.67%,呈現逐年下降態勢,整體減少了1.01個百分點。
好在該行一級資本充足率和資本充足率有所上升,對此,年報中提到,“(集團)于2021年7月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公開發行規模為80億元人民幣的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發行募集資本在扣除發行費用后全部計入其他一級資本,切實提高了本集團資本水平,為有力支持實體經濟和業務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7月補充了80億元其他一級資本的前提下,恒豐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提升了0.2個百分點,然而參考銀保監會官網統計的2021年商業銀行主要指標,恒豐銀行12.11%的資本充足率,低于對應的平均水平(13.82%)。
數據來源:銀保監會官網
中誠信研報提到,2020年以來該行各項業務規模快速擴張,導致風險加權資產迅速增長,對資本產生一定消耗。
此外,從資產質量方面來看,2021年,恒豐銀行不良率和不良貸款額實現雙降,撥備覆蓋率有所提升。不過,該行151.56%的撥備覆蓋率,剛剛滿足監管要求,且遠低于行業均值206.31%;2.12%的不良率,也高于1.37%的行業均值。
數據來源:恒豐銀行2021年年報
4月又收新罰單
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恒豐銀行累計被罰14次,共計罰款542.88萬元。而2022年以來,恒豐銀行被罰款金額已超500萬元。
恒豐銀行在4月2日發布的2021年年報中提到,將“強化反洗錢數據治理,按月督導推進客戶信息數據、高風險客戶、可疑交易數據、名單回溯數據信息治理工作,進一步夯實數據基礎。”
然而年報披露后不久,恒豐銀行就再收反洗錢罰單。4月12日,央行昆明中心支行發布的行政處罰信息顯示,恒豐銀行昆明分行因涉及三項案由被處以罰款48.5萬元。同時,該分行時任法律合規部副經理對其中兩項違法違規行為負有直接責任,被處以罰款3.3萬元。
而3月25日,銀保監會發布的行政處罰公告顯示,恒豐銀行監管標準化數據(EAST)系統數據質量及數據報送存在違法違規行為,違反相關審慎經營規則,被罰款480萬元。
恒豐銀行2022年違規受罰統計(截至3月末)
數據來源:Wind
就恒豐銀行如何進行風控管理等問題,《投資者網》聯系該行進行詢問,但未得到相關回復。
此前,該行股權結構也發生變動。2021年12月,恒豐銀行約4.69億股股份走上拍賣臺。最終,該行第二大股東山東省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以起拍價3.73億元接盤。
前十大股東持股情況
數據來源:恒豐銀行2021年報
值得注意的是,恒豐銀行的股東聲譽出現一些問題。第七大股東上海佐基投資在2018年7月被國家稅務局公示認定為非正常戶,而天眼查顯示,第十大股東上海國之杰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現存被執行信息達30多條,三次被列為被執行人,最近的一次就在今年3月16日,該公司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
上海國之杰部分截圖
數據來源:天眼查
根據《商業銀行股權管理暫行辦法》第五條規定,商業銀行股東應具有良好的社會聲譽、誠信記錄、納稅記錄和財務狀況,符合法律法規規定和監管要求。然而據了解,多次“失信”被執行人股東在恒豐銀行的股東身份并未改變,仍享有股東權益。(丁琬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