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歐基金
A股打響3000點保衛戰,空倉者為難,3000點是不是上車機會,后市會不會一騎絕塵;滿倉者痛苦,要割肉離場嗎;有部分倉位的投資者陷入兩難,減倉還是加倉…
過去15年,滬指有7次跌破3000點!
我們先看看歷史情況,統計過去15年(2007/4/25-2022/4/25)數據,有7次上證指數“跌破3000點”情況。
(數據來源:wind,時間區間:2007/4/25-2022/4/25,統計每一個自然年度上證指數首次跌破3000點的日期,且剔除短期幾個交易日在3000點上下震蕩情況)
第一次2008年6月12日,隨后上證指數在6個月內開始上漲
第二次2010年1月27日,隨后上證指數在2個月內開始上漲
第三次2011年3月10日,隨后上證指數在2個月內開始上漲
第四次2016年1月13日,隨后上證指數在2個月內開始上漲
第五次2018年6月19日,隨后上證指數在7個月內開始上漲
第六次2019年5月6日,隨后上證指數在2個月內開始上漲
第七次2020年1月23日,隨后上證指數在1個月內開始上漲
從過去歷史數據看,上證指數跌破3000點后,市場會持續下跌一段時間,隨后指數會有不同程度的回升,時間有長有短。
從歷史數據看,短則半個月、長則3年,上證指數最終回到3000點。
跌破3000點-重回3000點的時間
(數據來源:wind,時間區間:2007/4/25-2022/4/25,統計每一個自然年度上證指數首次跌破3000點的日期,且剔除短期幾個交易日在3000點上下震蕩情況)
3000點下,該貪婪還是恐懼?
“3000點”更像是投資者的“心理價位”,大多數人會被市場盤面裹挾,放大投資者的心理掙扎,似乎3000點以上會進入一個迅速上漲的牛市,3000點以下就進入熊市,但對于有耐心的投資者來說,3000點以下買入主動偏股基金后的投資收益不一定差。
假設在歷史上市場每次跌破3000點買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效果會如何呢?
過去15年間上證綜指跌破3000點后,曾四次較長時間失守3000點,分別是:
第一次:2008/6/12-2009/7/1
第二次:2010/1/27-2010/11/1
第三次:2011/3/10-2014/12/16
第四次:2018/6/19-2019/3/4
統計這四次買入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平均收益情況,在歷史上跌破3000點的時間窗中,這4個時期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半年、一年后的平均收益率均為正。
(數據來源:wind,時間區間2008/6/12-2019/3/4,平均收益率=樣本內所有指數收益率的和/區間樣本個數)
2011/3/10-2014/12/16區間,滬指在3000點下磨了3年多,期間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持有半年平均收益為6.66%,時間拉長至1年,平均回報達16.36%。
3000點→3000點,定投微笑曲線
如果以跌破3000點為起點,等待下一次漲回3000點,可能剛好是一個“完美的定投微笑曲線”。
注:微笑曲線是在先跌后漲的特定市場條件下才有機會形成,圖片僅供參考,不預示未來表現。
我們以上面四次區間較長的跌破3000點——重回3000點做定投測算:
(數據來源:wind,定投標的為上證指數,定投采用月定投方式,起投日期為第一個定投扣款日。定投收益率=[sum(每期定投金額/每期凈值)*(期末凈值-每期期初凈值)]/(每期定投金額*投資期數)。以上定投測算僅為舉例,模擬數據不代表實際收益,以上復合年平均收益率依次是:31.64%、11.32%、7.50%和16.88%)
可以發現兩點:
1、即使在看似不好的3000點下定投,如果投資者在市場下跌期間能克服恐懼,并堅持到市場重回3000點,定投的總回報比一次性投資的收益高。
2、相比一次性投資,堅持定投的人回本時間較快。
回顧歷史,我們只要稍微把投資時間拉長一點,就知道大盤點位與基金收益并無絕對的正相關,只要把持有時間拉長一點,即使期間遭遇下跌或熊市行情,好基金依然有機會獲得不錯回報。
“3000點”下,糾結是動還是不動?不如用定投的方式把握機會,市場下跌可以力爭積累便宜籌碼,等待市場回暖的機會。(文章來源:中歐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