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年報季”, 隨著業績的披露,券商行業整體薪酬情況也隨之曝光。
2021年可謂是券商業績大年,中證協數據顯示,全行業140家證券公司去年實現營收5024億元,同比增長12%,實現凈利潤1911億元,同比增長21.3%。
隨著業績一同增長的還有券商行業整體的薪酬。數據顯示,已披露年報的28家上市券商,2021年的工資薪酬(管理費用)合計高達1482.42億元,較上年增長65%。
然而具體來看,券商行業頭部公司高管的薪資卻恰恰與之相反,整體降幅近10%,甚至有部分券商高管薪資直接被“腰斬”。如此行情令人不免猜測,難道券商高管的高薪時代已經去而不返?
券商業績普遍大增,人均年薪61萬
3月17日晚間,國海證券率先發布了2021年年報,A股上市券商公司拉開業績披露大幕。隨后,多家券商紛紛披露各自去年“成績單”。
截至4月7日,已有28家上市券商公布2021年年報,《財經天下》周刊梳理發現,絕大部分券商無論是營收還是凈利,皆實現了不小的增長。其中,“券商一哥”中信證券更是繼續雙雙獨占鰲頭。
就營收來看,2021年,券商整體業績維持不錯的增長勢頭。其中,中信證券遙遙領先,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765億元,同比增長40.71%;國泰均以400億以上的營收位居第二、第三,分別實現營收432億元和428億元;此外,華泰證券、中國銀河、申萬宏源等5家券商全年營收也均超過300億元。
凈利潤方面,2021年凈利潤超百億的已達9家,相較上年的5家近乎翻倍。其中,中信證券同樣穩居行業首位,2021年實現歸母凈利潤231億元,同比增長55.01%;國泰和華泰證券分別以150億元、133億元取得第二、第三名;廣發證券、招商證券等6家緊隨其后,凈利潤規模均超過10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中型券商之中,中原以高達392%的凈利潤同比增速,展現出強大的增長潛力;而華林證券的營收和凈利潤增速卻均出現下滑,在目前披露的上市券商年報中實為少見。
而在業績引人注目的同時,員工的薪酬情況也備受關注。伴隨著行業普遍實現高增長,券商業內的整體薪酬也隨之出現大幅度提升。數據顯示,上述28家上市券商2021年的工資薪酬(管理費用)合計高達1482.42億元,較上年增長65%。
員工人均薪酬方面,東方財富Chocie數據顯示,有73%的券商為漲薪。Wind數據顯示,上述已披露的28家券商人均年薪的中位數也已達61萬元。其中,中金公司位居榜首,人均年薪高達98.30萬元,中信證券以85.34萬元的人均年薪位列第二,廣發證券的人均年薪為82.97萬元,略低于中信證券,位列第三。
高管薪酬不增反降,千萬年薪仍不是夢
事實上,擁有數百萬上千萬年薪之人往往集中在券商頭部高管。然而,在整體薪酬上漲的情況下,上市券商內部的工資薪酬結構卻悄然發生了變化,尤其券商高管的薪資水平出現了不小的調整。
《財經天下》周刊梳理發現,券商業的頭部高管并未隨公司業績的高漲而迎來“加薪”,反而薪酬卻縮水不少。數據顯示,去年28家上市券商管理層的薪酬總額為10.60億元,而在上年則為11.71億元,整體降幅達9.48%。其中,有16家券商管理層的薪酬有所下調。
從下降幅度來看,第一創業高管(董監高)薪酬總額縮水超過6成,下滑高達62.36%。國海證券、中金公司兩家高管薪酬總額下滑幅度緊隨其后,分別為54.94%、43.88%。此外,招商證券以及申萬宏源等3家券商高管薪酬總額下滑均超過30%。
從下降規模來看,中金公司、第一創業、國海證券和招商證券4家券商管理層的薪酬總額下降規模居前,均在1000萬元以上。尤其是中金公司,其管理層的薪酬總額更是下降了7383.4萬元之多。此外,申萬宏源管理層薪酬總額下降規模均超過500萬元。
具體而言,有不少券商一二把手的薪酬出現大幅下降,甚至有多名高管告別千萬年薪。其中,第一創業的董事長及總經理的薪酬皆下滑超過70%。年報顯示,其董事長劉學民的薪酬從上年的980.71萬元下滑至2021年的433.06萬元,同比下降71%;其總裁王芳的薪酬從上年的894萬元下滑至248萬元,下滑了72%。
此外,還有多家上市券商總經理2021年的薪酬被“腰斬”,其中,中金公司首席執行官黃朝暉的薪酬從上年的1598萬元下滑至795萬元;天風證券總裁王琳晶的薪酬從948萬元下滑至433萬元。
然而即便如此,仍有多家券商部分高管依舊保持著千萬級別以上的薪酬。以中信證券為例,中信證券的執委會委員馬堯及薛繼銳2021年稅前報酬分別為1162.63萬元、1152.63萬元,高級管理層成員金劍華為1074.62萬元。
有券商人士向媒體表示,公司確有部分高管薪酬下調但并非全部,公司主動順應行業發展方向和監管要求,搭建穩健薪酬體系,對于人才的招攬仍然沿用市場化薪酬政策。(史思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