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來源 中新網
與李琳有相同經歷人的不在少數。
董女士是加拿大留學的一名“海歸”。2012年 2月15日,董女士和王某結婚。中國裁判文書網相關判決書記錄中記載,在婚后不到兩個月時間里,王某在外瘋狂借貸112萬元。其中最早一筆 20 萬借債,發生于同年3月14日,那個時候兩人的婚姻還沒有滿1個月。
因為這段婚姻,董女士付出了慘重代價。此后的陸續10多起民間借貸訴訟中,董女士均被判承擔連帶責任,總金額在500萬左右,這些借貸基本在婚后兩個月內發生。
不幸的是,婚前由父母出資,登記于董女士名下的一套價值300余萬的住宅也已經被強制執行拍賣。但是由于資不抵債,她被迫成了“老賴”。
萬人簽名信寄往人大,“24條”或迎來調整
隨著“被負債”“被老賴”的案例逐漸增多,社會影響力日益擴大,關于“24條”的爭議也涌如潮水。近年來有許多有相同遭遇的人都進行了“抱團取暖”,寫聯名信、申請審查信函,自發組織民間“24條公益群”,為彼此奔走。
據南方都市報,2014年11月,離婚大半年的李秀萍才突然得知自己成了被告,原因是其前夫在婚姻存續期間在外私自借債280萬元。李秀萍提起申訴,但歷經一審、二審和申訴被駁回后,如今她負擔的債務每天光凈增利息就有500元左右。在開庭當天,她甚至不知道自己為何被起訴,最后連唯一的住房都被查封。
資料圖 來源 中新網
反復申訴不成,李秀萍開始尋找其他的出路。2016年上半年,她找到相同遭遇的一些人,共同創立了“24條公益群”。據了解,目前該群已有千余人,成員遍布全國30個省區市,主要以女性為主。她們通過發布問卷調查,來獲取更多的案例。隨后形成分析報告和其他材料一同寄送相關部門。
公民提請全國人大備案審查24條合法性”,她們還為此征集到
光是今年2月,李秀萍就一口氣寫了20封信寄給全國人大,群友也紛紛實名寄出大量審查申請信函,信封寫上“
據中國裁判文書網今年12月的數據,伴隨著民間借貸糾紛案件逐年高發,2014年和2015年援引“24條”審理的夫妻共同債務案件激增,分別高達8萬余件和9萬余件,2016年案發率增長至16萬余件,2017年現已登記有10萬余件。
越來越多的“被舉債”案件以及有關“24條”的問題引起了全國人大的關注。各方呼吁下,就該條司法解釋,最高法也在今年逐步做了修正。
今年2月,最高法發布婚姻法司法解釋的補充規定,明確夫妻一方與第三人串通,虛構債務,第三人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夫妻一方在從事賭博、吸毒等違法犯罪活動中所負債務,第三人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今年8月,最高法院答復人大代表建議的函件表示,將結合司法實踐中的新情況新問題,進一步細化和完善夫妻共同債務,準確界定夫妻共同債務和個人債務,避免簡單、機械適用婚姻法司法解釋24條。
“只有廢止24條,才能根治問題。”對此,李秀萍強烈表達了她的愿望。
而湖南金州律師事務所律師曹輝也認為,希望這次能通過法律修改,完善婚姻法的相關規定,能從根本上解決夫妻一方“被負債”的社會問題,既能夠保護債權人利益,也不因此傷害其他人的利益。(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