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東盟國家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趨勢圖(截自埃信華邁報告)
新華財經新加坡3月1日電(記者李曉渝)金融信息公司埃信華邁(IHS Markit)公布的最新數據報告顯示,2月東盟國家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2.5,略低于1月的52.7。這是該指數連續第5個月高于50。
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高于50枯榮線說明制造業正在擴張,低于50則顯示制造業萎縮。2月,報告涉及的7個東盟國家中,有6個國家制造業的指數在50以上。
報告涉及的7個國家分別是新加坡、越南、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印尼和緬甸。2月,新加坡制造業擴張速度連續第3個月高于其他東盟國家,PMI從1月的58升高至58.3,為歷史最高水平。越南制造業繼續穩健擴張,PMI從1月的53.7上升至54.3,達2021年4月以后的最高水平。菲律賓制造業PMI從1月的50上升至52.8,表明該國制造業經營狀況略有好轉。泰國制造業PMI指數從1月的51.7上升至52.5,為歷史新高。馬來西亞制造業PMI指數從1月的50.5回升至50.9,反映該國制造業有微弱擴張,且連續第5個月處于擴張狀態。
印尼制造業PMI從1月的53.7下降至51.2,說明該國制造業仍有小幅擴張,且已經連續6個月處于擴張狀態。緬甸制造業連續第18個月處于萎縮狀態,PMI指數從1月的48.5下降至47.3,為3個月低點,表明該國制造業以穩定步伐萎縮。
報告稱,東盟國家制造業在2月繼續強勢表現,產出增長保持穩健。新增業務以2021年10月以后最快的速度增長,來自海外的需求也有所改善。受此影響,企業在2月的采購活動繼續增加,盡管增幅在近5個月里最低,但仍然是中等水平。
東盟國家制造業在2月繼續面臨產能壓力,企業積壓工作量進一步增加,增速僅比1月的峰值水平略有下降。出現這種情況的部分原因是,投入品的交貨時間大幅延長,從而導致供應鏈持續存在問題。盡管如此,2月企業仍然小幅減少了用工數量。
價格方面,東盟國家制造業企業的投入品成本在2月再次大幅上升。盡管投入品價格漲幅又有所下降,但仍是歷史較高水平。受此影響,企業以歷史最大幅度提高了平均產品出廠價格。
此外,東盟國家制造業企業仍對未來一年的產出持樂觀態度。盡管如此,企業信心下降至6個月來的最低點,在歷史上也處于較弱水平。
埃信華邁經濟學家路易斯?庫帕(Lewis Cooper)表示,2月東盟國家制造業企業是因為對成本壓力和供應鏈問題感到擔憂,并受到奧密克戎變種毒株的影響,所以商業信心才有所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