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繼續發酵,高盛首席策略分析師Dominic Wilson認為,市場對這場戰爭的經濟影響看錯了兩件事,低估了對大宗商品供應鏈的影響,高估了對美聯儲加息的影響。
大宗商品上漲
隨著疫情影響逐漸消退,全球供應鏈慢慢恢復穩定,但俄烏沖突又打亂了好不容易獲得的平靜,大宗商品價格指數飆升至2009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隨著美國與歐盟等國展開對俄羅斯的全面制裁,以及負責運送的船只進入戰區的成本飆升,導致俄羅斯與各國的貿易幾乎陷入停滯。俄羅斯是原油、天然氣、谷物、化肥和包括鋁等金屬在內的大宗商品主要供應國。
俄羅斯是世界第三大石油生產國,也是OPEC+聯盟中,沙特阿拉伯的合作伙伴,鈀金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43%,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小麥出口占全球的四分之一以上,玉米出口占全球的五分之一,大麥出口占全球的五分之一,葵花籽油出口約占全球的80%。歐洲大約四分之一的原油和三分之一的天然氣供應依賴于俄羅斯。
布倫特原油已經站上110美元關口,倫鎳、倫鋁、倫錫都已經創下歷史新高。
另外根據歷史周期來看,美國大宗商品指數一輪牛市興起通常經歷10年周期,比如1939年到1950年、1972到1985年以及最近一輪從2000年到2010年,從2020年開始因為疫情導致供應鏈紊亂,大宗商品價格開始上漲,目前已經持續2年,如果歷史周期再次輪回的話,現在還不是此輪大宗商品漲價的終點。
美聯儲加息
大宗商品的價格上漲對美國國內的通脹水平無疑是雪上加霜。1月份的核心個人消費支出數據顯示12個月增長5.2%,為1983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整體通脹率升至6.1%,為1982年2月以來的最高水平。據高盛稱,2022年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可能會上漲4.6%,到2023年可能會上漲2.9%。1月份整體CPI同比增長7.5%。
高盛經濟學家戴維·梅里科(David Mericle)表示:「如果2022年通脹率處于非常高的水平,那么在2022年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剩下的七次會議上,穩定加息將成為一個很好的理由。」
在上周的公開表態和采訪中,美聯儲官員贊同在3月份的會議上加息的計劃。官員們表示,現在判斷戰爭將如何影響經濟前景還為時過早,但他們正在密切關注事態發展。
目前的問題在于,美聯儲官員此前預計美國的通脹率率將在本季度達到峰值,該指標目前正處于40年來最高水平。地緣政治形勢發展推高整個春季的價格走勢,尤其是能源和大宗商品,可能迫使美聯儲在今年夏季加速加息,這將增加明年經濟衰退的風險。
高盛首席經濟學家Jan Hatzius在致客戶報告中指出,到2022年底,美聯儲首選的通脹指標核心PCE將達到3.7%,而此前預測值為3.1%,2023年底核心PCE將放緩至2.4%,也高于此前的2.2%。所以預計2023年將再加息4次,每次加息25個基點,最終終端基金利率將略高于2.75%-3%。
編輯/ly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