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5日,證監會發布的《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規定》、《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戶資產管理子公司風險控制指標管理暫行規定》正式開始施行。
經過一年時間的經營調整,基金子公司因風險控制等因素的總規模連續四個季度下降,整體縮減規模在3.2萬億。
與此同時,應監管新規要求,基金公司密集增資子公司,增加抵御風險的能力,證券時報初步統計顯示,過去一年間,27家基金子公司累計增資78億元,其中,7家大公司增持子公司資本金5億元或以上。
應對監管新規
7大公司增資逾5億
一年前實施的子公司新規在風控方面提出了嚴格要求:基金子公司凈資本不得低于1億元,不得低于凈資產的40%,不得低于負債的20%,調整后的凈資本不得低于各項風險資本之和的100%。
為了應對子公司監管新規,基金公司資管子公司在2017年以來陸續大手筆增資。
證券時報記者從工商注冊變更登記中統計發現,截至12月13日,已經有27家公募基金子公司累計增資77.59億元。其中,工銀瑞信投資管理公司、建信資本管理公司分別以10億元增資額,并列子公司增資規模首位;易方達資產管理公司以8.8億元增資額位列第三。
此外,博時資本管理公司增資金額也較大,達到了7.5億元,民生加銀資產管理公司、首譽資產管理公司和天弘創新資產管理公司的增資規模在5億到5.5億之間。
北京一家大型公募基金子公司總經理表示,該公司主動增資幾億元,以維持股權投資、新三板、資產證券化等主動業務正常開展。
該總經理稱,“新規的指揮棒對通道業務的風險資本要求很高,繼續做這項業務無論在監管和資本成本上都是不經濟的,而其他主動業務占用資本金比例較少,同樣規模的資本金可以把規模做到更大,但對人才和主動管理能力也會提出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