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培養藝伎要花費大量金錢,只有那些一擲千金的達官顯貴、富商巨賈才是藝伎的真正主顧。在二戰前的日本,擁有一個能夠隨叫隨到的藝伎是個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很多有錢人也爭風吃醋,競相力捧自己喜歡的藝伎。
藝伎雅而不俗,這體現在其“不濫”上,藝伎一般在專門的藝伎館待客,除非有熟人或名士的引薦,才會到茶館酒樓出席私人宴會。她們不僅要精通各種歌舞樂器,還需要對國際新聞、花邊消息了如指掌,懂得如何迎合客人的喜好,善于察言觀色,并能維護客人的自尊。總之,為了讓客人得到滿意的服務、徹底放松,藝伎的工作總是非常緊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