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銀行(01216.HK)合并重組進程再進一步。日前,河南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南資產”)發布公告稱,將合計以154億元收購洛陽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洛陽銀行”)、焦作中旅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焦作中旅銀行”)剝離的全部不良資產以及平頂山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頂山銀行”)剝離的部分不良資產。
據悉,2021年10月,中原銀行發布公告稱,擬吸收合并洛陽銀行、焦作中旅銀行、平頂山銀行。完成合并后,中原銀行總資產將達到1.25萬億元,成為河南省內首家通過合并重組達到資產規模超萬億元的城商行。
然而,在重組的另一面,中原銀行的股權并不受資本追捧,阿里拍賣網上中原銀行1.8億非上市內資股權(以下簡稱“內資股”)的司法拍賣再遭流拍。中原銀行另有其他股權也頻繁遭到流拍。
不良資產處置
日前,中原銀行發布公告稱,該行于2022年4月14日與中原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原資產”)簽訂資產轉讓協議,同意以100億元向中原資產出售該行持有的若干信貸資產及其他金融資產。出售事項于簽署資產轉讓協議時一并完成,中原資產已通過現金支付給中原銀行。據悉,出售的資產于2021年9月30日的賬面原值(包括本金及其累計利息)約為259億元,初步定價為90-100億元。
2022年4月15日,河南資產發布公告稱,公司通過公開競價方式參與洛陽銀行、焦作中旅銀行、平頂山銀行的不良債權轉讓,合計以154億元收購上述三家銀行的不良資產。根據公告信息顯示,河南資產分別以87億元、64.96億元收購洛陽銀行、焦作中旅銀行剝離的全部不良資產,以2億元收購平頂山銀行剝離的部分不良資產。截至公告出具日,河南資產已完成上述資產轉讓協議簽署以及對應價款支付。
另外,河南資產亦在官網上分別發布洛陽銀行、焦作中旅銀行、平頂山銀行與河南資產債權轉讓通知暨債務催收聯合公告,宣布其作為債權受讓方,要求相關借款人及擔保人從2022年4月15日起立即向河南資產履行主債權合同、擔保合同及其他相關合同約定的償付義務或責任。
截至2021年末,中原銀行的不良貸款總額為84.76億元。另外,洛陽銀行、平頂山銀行、焦作中旅銀行均因合并事項延期披露2021年年報。據悉,截至2020年末,洛陽銀行、平頂山銀行的不良貸款總額分別為22.91億元、11.75億元;焦作中旅銀行未在2020年報中披露不良貸款總額信息,但90天以上逾期貸款總額達到12.86億元。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孟慶斌告訴《中國科技投資》記者,商業銀行處置不良資產的方式一般有以下三種:一是銀行續貸展期,沒有形成實質性壞賬;二是銀行資產保全,采用查封、凍結等措施維護資產完整,再將該部分資產剝離出售;三是銀行向地方資產管理公司打包出售不良資產。
“中原銀行向當地兩家資產管理公司出售信貸資產或不良資產,可以化解壞賬風險,對于銀行來說,可以一次性拿到一筆資金,進而修復銀行資金流動性風險,使得銀行可以正常開展業務。換種角度來說,商業銀行將不良資產打包出售給地方資產管理公司,相當于以時間換取空間,可以將不良資產轉化為正常開展業務的資金。對于地方資產管理公司而言,相當于通過拉長時間線去賺取銀行不良資產帶來的超額收益。在一定程度上,這種不良資產處置方式對于銀行和地方資產管理公司而言,是雙贏的”,孟慶斌進一步分析道。
股權頻遭流拍
中原銀行于2017年登陸港交所,目前股價已不足1元/股;另外,近期多筆股權拍賣頻遭流拍,中原銀行股權似乎失去了市場追捧。
日前,根據阿里法拍網信息顯示,中原銀行有1.8億內資股進入變賣階段,仍遭流拍。據悉,該1.8億內資股曾分別于2021年11、12月進行一拍、二拍。根據司法拍賣程序,拍賣標的兩次流拍之后,第三次拍賣則為變賣。
上述股權變賣詳情為,河南省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將中原銀行1.8億內資股分為四筆進行拍賣,其中兩筆為0.5億內資股,兩筆為0.4億內資股,評估價合計1.64億元。拍賣信息顯示,0.5億內資股的起拍價均為3685.5萬元,0.4億內資股的起拍價均為2948.4萬元,較評估價都打了8.1折。上述四場拍賣圍觀人次合計達6.65萬次,且每場均有1人報名,最終因無人出價致1.8億內資股全部流拍。
另外,阿里拍賣網還顯示,河南嘉達棉業有限公司持有的中原銀行1750萬內資股將于2022年5月12日進行第二次拍賣,起拍價為1489.6萬元,為評估價的5.6折。目前,該筆拍賣共有286次圍觀,4人設置提醒,但尚無一人報名競拍。河南漯阜鐵路實業有限公司也將持有的中原銀行628.89萬股股權于2022年6月5日進行首次拍賣,起拍價為498.45萬元,評估價為553.83萬元。目前,該筆拍賣共有58次圍觀,同樣無人報名競拍。
據年報顯示,截至2021年末,中原銀行53.14億內資股被質押,占已發行普通股股份總數的26.47%,其中該行主要股東被質押的內資股占比2.18%。此外,中原銀行8.5億股內資股涉及司法凍結,其中該行主要股東涉及司法凍結的內資股占比5.22%。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向記者表示,內資股主要是指境內機構發行,以人民幣計價的公司股票,主要面向境內投資者。“中小銀行通過股權交易市場進行拍賣流轉,部分中小銀行股權拍賣遇冷,較大程度與銀行股權拍賣市場深度、廣度不夠,買方與需求不夠多元,以及相關信息披露仍不夠充分,市場定價難度較大有關。除此之外,銀行股權拍賣門檻高,資產交易的資金規模一般較大,普通投資者難以參與;在宏觀經濟面臨下行壓力情況下,投資者也擔憂部分中小銀行中短期的經營情況。”
針對中原銀行處置不良資產以及股權拍賣相關問題,記者致函中原銀行,截至發稿,尚未獲得回復。 (張婷龍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