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晚,廈門銀行公告表示擬公開發行A股可轉換公司債券(以下簡稱“可轉債”),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50億元。
廈門銀行表示,此次公開發行可轉債將進一步充實資本,提升資本充足率,從而增強抵御風險的能力,夯實其各項業務可持續發展的資本基礎,有利于增強核心競爭力并實現既定的戰略目標。
關于戰略目標,廈門銀行在2021-2023年戰略規劃提出“聚焦中小、深耕海西、融匯兩岸,打造價值領先的綜合金融服務商”的戰略愿景,以“客戶體驗、數字科技、人與機制”為三大戰略驅動力,力爭“做大零售、做強對公、做深兩岸、做優資金”。
廈門銀行成立于1996年,2020年10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截至2022年一季度,廈門銀行資產總額3438.1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35%,負債總額 3200.29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51%。
上市以來發行各類債券“補血”130億
廈門銀行在公告中表示發行可轉債將進一步提升資本充足率。最新財報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廈門銀行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5.62%、11.42%和10.19%,雖較上年末有所下降,但均處在同業中上水平。
公開資料顯示,上市以來,廈門銀行已發行及擬發行的各類債券總額已達130億元。
除此次擬發行、待核準的50億元可轉債外,1月20日,廈門銀行還獲準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不超過10億元人民幣的綠色金融債券。
2020年11月、2021年3月,廈門銀行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分別發行總額為10億、 15 億元人民幣的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兩次發行債券的單位票面金額均為人民幣100元,前5年票面利率為4.80%,每5年調整一次。
隨后,2021年10月、11月,廈門銀行分兩次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二級資本債券,以補充二級資本。
其中第一期發行規模為人民幣20億元,品種為10年期固定利率債券,票面利率為4.2%。第二期發行規模為人民幣25億元,品種為10年期固定利率債券,票面利率為3.94%。
不止廈門銀行,近年來中小銀行“補血”需求仍舊強烈,可轉債也越來越受到中小銀行的青睞。
2022年來,除擬發行的廈門銀行外,齊魯銀行已于3月末收到證監會批復,將發行不超過人民幣 80 億元的 A 股可轉債;成都銀行的80億元可轉債、重慶銀行的130億元可轉債4月均已在上交所上市交易。
去年營業收入53億下降4.3%,不良率創歷史新低
雖資本充足率水平位列同業前列,但廈門銀行2021年整體的盈利表現方面并不十分理想。
年報數據顯示,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53.16億元,同比下降4.32%;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1.69億元,同比上漲18.99%。
其中廈門銀行83.3%的營收來自利息凈收入,為44.3億元,同比下降4.32%;非利息凈收入8.85億元,同比下降3.94%。
2021年度,42家A股上市銀行中僅4家營收同比增幅為負,廈門銀行增幅位列同業倒數第三位,僅高于民生銀行、貴陽銀行。
據年報披露,其營收下滑的主要原因系上年同期數據包含廈門銀行通過訴訟收回的票據資管業務收入7.04億元,剔除該不可比因素后,收入同比增長 9.56%、利息凈收入同比增長13.37%。
非息收入方面,廈門銀行與大多上市銀行趨勢相反,在代理業務及銀行卡業務手續費收入的拉動下,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較上年同比增長14.79%至3.76億元;投資收益則因外部市場環境兩年差異影響下降,同比下降33.18%,為5.85億元。
截至2021年末,廈門銀行不良貸款率 0.91%,較上年末下降 0.07個百分點,為歷史新低。
各行業中,廈門銀行房地產不良貸款率最高,達到3.67%。年報顯示,2021年度房地產行業新增三戶不良貸款,余額合計2.78億元。其中,單戶金額最大的為恒大子公司項目,項目余額2.07億元。
“因公司房地產行業整體授信規模僅 75.75 億元,導致行業不良率較高,但整體授信風險可控”,廈門銀行表示。
在其業績說明會上,廈門銀行副行長兼首席風險官謝彤華表示,2021年廈門銀行房地產行業授信規模75.75億元,不良貸款主要來自恒大項目,將通過訴訟等方式處置不良資產,整體授信風險可控。(馮紫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