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金融銀行領域的反腐行動持續深入。4月25日晚間,中紀委官網顯示,重慶三峽銀行原黨委書記、董事長丁世錄因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和公職。
公告稱,丁世錄已構成嚴重職務違法并涉嫌受賄、國有公司人員濫用職權犯罪,在黨的十八大后不收斂不收手,性質嚴重,影響惡劣。經重慶市紀委監委立案審查調查,丁世錄存在六大方面的違紀違法情況。包括落實黨中央化解產能過剩信貸政策搞變通,對脫貧攻堅工作敷衍了事;長期接受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宴請和打高爾夫球活動安排;不按規定報告個人有關事項;違規經商辦企業,搞權色交易、錢色交易;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在融資貸款、債券承銷等方面謀取利益,并非法收受巨額財物;濫用職權違規干預授信審查,致使國家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
丁世錄嚴重違反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工作紀律和生活紀律,構成嚴重職務違法并涉嫌受賄、國有公司人員濫用職權犯罪,且在黨的十八大后不收斂不收手,性質嚴重,影響惡劣,應予嚴肅處理。依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等有關規定,經市紀委常委會會議研究并報市委批準,決定給予丁世錄開除黨籍處分;由市監委給予其開除公職處分;終止其市第五次黨代會代表資格;收繳其違紀違法所得;將其涉嫌犯罪問題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所涉財物一并移送。
圖源:中紀委官網
在丁世錄被查前6個月,他本將成功連任重慶三峽銀行董事長。
2021年4月28日,重慶三峽銀行發布了關于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換屆的公告,選舉了丁世錄、翁振杰和劉勤勤等人為該行第三屆董事會股東董事。與此同時,在第三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宣布丁世錄被選舉為新一屆董事長,實現連任。
從丁世錄履歷來看,他自1989年7月參加工作后,在人民銀行重慶區域的各支行及分行工作到2000年1月。此后,先后進入重慶市農信系統和城商行,并于2010年10月從重慶銀行調任至重慶三峽銀行,職位由副行長升至行長,時年42歲。2016年4月,在重慶三峽銀行就職近6年的丁世錄由行長升任董事長,并代任行長至2018年12月。直至2021年10月被查,丁世錄已在該行掌舵5年。
重慶三峽銀行原董事長被查四個月后迎新掌門
丁世錄被查四個月后,重慶三峽銀行迎來了新掌門。
今年2月23日,重慶三峽銀行官網公布,該行于當月21日與重慶渝富控股集團舉行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其中,劉江橋作為重慶三峽銀行黨委書記出席該儀式。在前不久召開的該行2021年度股東大會上,劉江橋被正式選舉為執行董事,并在隨后舉行的第三屆董事會第五次會議上成功當選為董事長,該行將在其任職資格獲批后辦理法定代表人變更手續。
簡歷顯示,劉江橋具有豐富的銀行業機構管理經驗。早年他曾在建設銀行重慶分支機構工作超過16年,2008年6月進入改制后的重慶農村商業銀行,先后擔任個人業務部總經理兼三農業務管理部總經理、個人信貸部總經理兼零售渠道部總經理、小企業貸款中心副總經理(主持工作)、農業及個人業務部副總經理。自2015年10月起,他出任重慶農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并于2016年9月起兼任該行董事會秘書,親歷了該行赴港上市、返回A股等諸多重要時刻。2020年6月,劉江橋調任國資平臺——重慶渝富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書記、總經理。2022年2月正式來到三峽銀行,出任黨委書記。
2021年凈利潤下降0.41% 不良率微增0.03%
2021年,重慶三峽銀行雖然高管出現了重大變動,但經營狀況總體保持穩定。4月29日,重慶三峽銀行公布業2021年報。數據顯示,截至報告期末,該行資產總額2403.66億元,較年初增加36.02億元、增幅1.52%,保持穩定;負債總額2199.40億元,較年初增加23.60億元、增幅1.08%。
盈利能力方面,重慶三峽銀行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52.4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5.48%,實現凈利潤14.97億元,同比下降0.41%;歸屬于該行權益持有人的凈利潤為20.42億,同比增長6.5%。
營收結構方面,三峽銀行利息凈收入在總營收中占比達81%,報告期內,該行利息凈收入同比增長6.94%達到42.33億元,利息凈收入增長的主要因素是生息資產規模增長。
資產質量方面,2021年三峽銀行撥備覆蓋率同比大幅增加30.03個百分點,升至202.41%,撥貸比上升0.45個百分點,增至2.69%,不良貸款率為1.33%,同比增加0.03個百分點。
資本充足指標方面,2021年三峽銀行資本充足率由14.34%上升至15.36%,一級資本充足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都增加0.64個百分點。
圖源:重慶三峽銀行2021年年報
該行2021年不良貸款余額15.94億元,較年初增加2.57億元;不良貸款比例1.33%,較年初增加0.03個百分點。
對于不良率上升,重慶三峽銀行在年報中表示,要積極推進不良貸款處置,堅持抓好抓實特殊資產經營管理工作,切實防范、化解風險隱患。一是積極應對更加不確定的外部環境,審慎開展信用風險排查,對于潛在風險客戶充分暴露,嚴格把控不良新增,提升不良處置工作前瞻性,夯實授信資產質量。二是加強不良資產分類管理,建立施行名單制管理機制,分類施策,一戶一策,力求實現不良貸款的快速高效處置。三是加大清收力度,采取日常催收、司法訴訟、以物抵債、核銷等方式多措并舉做好不良資產的清收,同時進一步強化對核銷資產、抵債資產的經營管理工作,積極回補利潤,提升不良處置質效。四是加大合規檢查力度,嚴肅問題整改與問責,增強問責震懾力和約束力,牢固樹立依法合規經營理念。
IPO重回排隊狀態 沖A之路道阻且長
重慶三峽銀行最為引人關注的還是他的A股IPO情況。
在丁世錄2016年上任董事長當年,重慶三峽銀行在11月辦理了A股上市輔導備案登記。在此前的2020年6月,該行向證監會提交了A股上市申請材料并被受理,正式加入上市排隊序列。
然而,今年1月份,重慶三峽銀行的上市進程卻因為合作會計師事務所被證監會立案調查而被迫按下暫停鍵。
1月27日,證監會發布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企業基本信息情況表顯示,重慶三峽銀行的IPO審核狀態曾一度變為“中止審查”。
不過,重慶三峽銀行并未放棄上市的努力。根據證監會披露的截至4月21日的最新名單顯示,重慶三峽銀行排隊狀態已回歸“預先披露更新”。
公開資料顯示,重慶三峽銀行早在2016年11月便已在當地證監局完成上市輔導備案登記,接受招商證券上市輔導;2018年底,該行將上市輔導機構由招商證券變更為銀河證券;2019年12月,重慶證監局公告稱,銀河證券已完成對三峽銀行的上市輔導工作,認為三峽銀行具備發行上市的基本條件,直至2020年6月該行拿到上市資格。
若成功上市,重慶三峽銀行將成為重慶第三家本土上市商業銀行,其余兩家分別為在“A+H”兩地上市的重慶農商行及重慶銀行。
重慶三峽銀行在年報里重點講述了其未來的發展規劃,提出了7個“扎實”。“扎實推進數字化轉型;扎實服務實體經濟;扎實拓展基礎客戶群;扎實加強合規內控管理;扎實抓好全面風險管理;扎實深化改革創新;扎實推進黨的建設。”
同時,年報中也披露了2022年的經營計劃,“2022年,根據本行戰略發展規劃,科學設定經營計劃,層層落實目標任務,大力推進各項業務穩定增長,確保核心業績指標持續向好,力爭全面完成董事會下達的年度經營計劃。”
重慶三峽銀行能否實現其發展目標,未來上市進展如何,鳳凰網財經《銀行財眼》將持續關注。(柳隨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