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山東省最大城商行青島銀行召開了業績說明會,解答了凈息差下行、涉房貸款質量等問題。
此前,青島銀行發布了2021年報。報告期內,該行實現了凈利潤29.93億元,增速達到22.01%,處于上市銀行前列。
不過,從營收看,該行營業收入總體同比上漲了5.65%,達到111.36億元,但其中利息凈收入下滑明顯,較2020年同期減少6.15%,營收增速依靠非息收入支撐。
青島銀行年報指出,主要是市場利率下行,貸款等生息資產收益率走低,凈息差收窄所致。從數據中也可以看出,在去年該行利息收入僅增長0.62%的情況下,但利息支出明顯增大,由2020年的90.22億元上漲9.25%至105.63億元。
2021年,該行凈息差1.79,較2020年下降了0.34個百分點。根據銀保監會披露數據,截至2021年四季度,城商行凈息差為1.91%,這也意味著青島銀行生息資產收益能力低于行業平均水平。
該行財務總監孟大耿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凈息差下降主要有4個方面的因素:第一,為了應對疫情對經濟產生的沖擊,央行的貨幣政策持續寬松,銀行持續讓利實體經濟;第二是增加政府債券的投放,收益相對偏低,影響利息收入;第三是該行收入結構調整,第四是存款壓力增加。
從資產質量來看,2018年來,青島銀行持續加強不良資產處置,同時加強信貸審批管理,資產質量持續改善。截至2021年末,青島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34%,較年初下降0.17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也有所提高,同比上升27.80個百分點至197.42%。
根據銀保監會數據,截至2021年四季度,城商行的不良貸款率為1.9%,撥備覆蓋率為188.71%,也就是說,青島銀行的資產質量優于城商行平均水平。
其中,關于市場最關注的房地產行業,青島銀行高管稱,“過去整個山東地產業的主力軍,一直以一些地方的中小地產商為主,只是這兩年有一些大的、全國性地產商進入山東,特別是進入青島時間相對較晚,所以,在部分地產龍頭出現問題情況下,我們反而受到沖擊相對較小。”
年報顯示,2021年,該行對公貸款總額有所增長,但占貸款總額比有所下降,由2020年的10.14%降至8.70%;個人住房貸款余額為459.37億元,同比增長了13.18%。
不過,記者注意到,青島銀行的年報中并未披露按行業分類的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貸款率,因此無法看到房地產行業及其他行業貸款的資產質量情況。
該高管在說明會上透露,在房地產行業,該行近三年沒有出現一筆對公開發貸的不良貸款,行業的不良率不到0.3%。
青島銀行高管還表示:“隨著整體政策扶持,在整個行業預期轉好的情況下,對整個房地產市場有信心,也對青島銀行房地產業的資產質量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