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4月24日訊 4月22日,中消協發布《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狀況年度報告(2021)》(以下簡稱“報告”),這是中消協首次以年度報告形式,全面梳理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事業發展進程。其中,星巴克、吉野家、小龍坎及胖哥倆四家餐飲企業作為反面案例被點名。
報告提到,涉及消費者生命健康安全、較大財產權益、特定弱勢群體權益等,歷來是消費者保護工作的重點領域。2021 年,重點領域消費侵權現象治理取得重要成績,但相關問題依然不容忽視。對于消費侵權問題較為多發或成為輿情熱點事件的領域,仍需要提高治理力度和水平。
報告表示,2021 年食品安全治理成績顯著,形勢總體向好,但風險依然存在。報告舉例:某些知名品牌發生食品安全事件,如星巴克被曝私換配料標簽使用過期食材、吉野家被曝用發臭肉末、知名火鍋品牌小龍坎后廚臟亂差用掃帚搗制冰機,大潤發超市隔夜臭肉絞成肉餡灌香腸、“奈雪的茶”奶茶店使用腐爛水果、“胖哥倆”肉蟹煲死蟹冒充活蟹等。
今年1月份,中消協發布“2021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胖哥倆肉蟹煲死蟹冒充活蟹”、“吉野家使用發臭肉末”、“星巴克私換配料標簽使用過期食材”等消費事件上榜。中消協稱,餐飲品牌門店屢陷“問題后廚”“黑暗食材”問題,對消費者的胃無疑是“不可承受之重”,極大損害了消費者對行業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