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市采取五項措施,加強和改進農機購置補貼工作。
一、立足本地實際,突出補貼重點。對適應當地農業發展需要,急需政府引導推廣的先進適用、關鍵生產環節機具,加大補貼力度。及時確立農機化發展重點,通過正確引導農民購機,確保機具增長結構的合理性。突破經濟作物生產機械化,適度發展設施農業機械,以農機化促進農業規模化、產業化和現代化。
二、加快補貼實施進度。排定補貼的規劃和計劃,加快實施,給農民籌集資金及進行技術培訓預留出充足的時間,不影響農民秋收秋種。進一步簡化程序,使農民盡快的簽好購機補貼協議,在“三夏”、“三秋”前領到機具,并有充足的時間進行培訓,從而熟練使用所購機械,取得良好的效益。
三、嚴格程序,透明操作。針對目前補貼資金不能完全滿足群眾需求的現實情況,建立一套透明、完整的確定補貼對象的方法。特別是對群眾需求與實際補貼數量差額較大、群眾關注程度較高的機具品種,建立公開公正公平確定補貼對象的方法。采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如抽簽、搖號等方式,增加補貼的透明度,防止出現暗箱操作等行為。同時,設立群眾監督員,對補貼過程、補貼對象等進行監督。
四、加強對購機農民的技術培訓工作。結合當前農機發展趨勢,運用現有農機培訓學校、農機技術推廣站等機構的場所、人員,組織農機操作人員、維修人員進行培訓,以增強廣大操作人員的安全意識和責任心,提高從業人員的維修、操作技能,確保為農機化健康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同時,經銷商進一步加強對購機農民的培訓,使他們熟練操作使用,懂保養、會調試,能夠排除簡單故障,提高農機作業水平。
五、強化對農機經銷機構的監督。督促他們進一步做好補貼機具的跟蹤服務工作,確保每名購機農民都能及時、快捷的享受到便民服務,切實使農機購置補貼政策達到惠農、強農、助農、護農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