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經濟報 記者 郭俊娟
4月30日,登封市大金店鎮梅村特色蔬菜產業基地,一棚棚番茄、黃瓜、辣椒、茄子、甜瓜等特色蔬菜作物,生機勃勃,一派喜人的豐收景象。
據鄭州市蔬菜研究所申愛民研究員介紹,近幾年,該所承擔的河南省重大科技專項項目、鄭州市重大科技創新專項項目“主要設施蔬菜品種選育及綠色高效生產技術集成研究”,在大金店鎮以梅村為中心建立了示范基地,連續多年示范推廣該項目育成的番茄、黃瓜、辣椒、茄子等蔬菜新品種、新組合以及種植新技術。今年示范種植的17個番茄、黃瓜、辣椒、茄子等新品種或新組合,在項目組技術人員的指導下,目前長勢不錯。
該項目實施期間,技術人員在當地推廣了水肥一體化技術、番茄雄蜂授粉、多年蔬菜重茬土壤改良劑應用以及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并經常實地進行技術指導、技術培訓,對提高梅村及大金店鎮農民的設施蔬菜種植技術水平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農民收入提高了,種植大棚的積極性也越來越高,目前梅村已從當初的2個大棚發展到39個大棚、1棟溫室,培養農業經紀人8人、蔬菜種植能手14人,并成功申報農業合作社5個、農業公司2家。梅村蔬菜產業的發展也輻射帶動了大金店鎮其他村莊蔬菜產業的發展,截至目前,登封市大金店鎮設施蔬菜種植已建成590座大棚,其中包括冷棚438座、暖棚152座,完成蔬菜產業總產值4.86億元,實現農業增加值1.8億元,已經擁有綠色食品認證品牌2個、農產品地理標識登記品牌2個。
申愛民還重點介紹了項目組兩位專家成員曾維銀、李武高。他們也是鄭州市蔬菜研究所駐梅村工作隊隊員,每天忙完工作隊的工作,就下地指導群眾種菜。正是在他倆的努力下,保證了項目研究的新品種、新組合、新技術在梅村以及大金店鎮其他設施蔬菜種植基地生根、開花、結果。
“鄉村振興,科技先行。”相信在蔬菜科技的支撐下,梅村及大金店鎮蔬菜產業會越做越大、越做越強,讓當地農民得到更多的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