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經濟報 記者 王澤遠 通訊員 劉偉
五一假期期間,鄲城縣市場監管局嚴格貫徹落實省、市市場監管局和縣疫情指揮部關于疫情防控各項工作部署,提前謀劃,精心部署,科學精準做好市場監管領域各項疫情防控工作。機關各股室、基層監管所140余人和20余輛執法執勤車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60余人堅守在社區值守點。
一是全面做好進口冷鏈食品和非冷鏈進口貨物監管。在進口冷鏈食品監管方面。堅決杜絕無檢驗檢疫合格證明、無消毒證明、無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的冷凍冷藏食品入場、入庫,嚴防問題食品流向市場。嚴格執行進貨查驗、追溯錄入和人員管理等有關規定,全面開展人、物、環境核酸檢測,全力保障流向市場的冷鏈食品質量安全可靠、來源可追溯。截至目前,全縣共有進口冷鏈食品生產經營主體28家,未發現從非法渠道購進冷鏈食品的現象。
在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管理方面。成立了由縣處級領導為組長的駐倉工作組,完善了駐倉工作制度,按照“三專、三證一碼、四不”要求,嚴格執行進口冷鏈食品各項入倉、出倉制度,截止目前,累計入倉重量285.24噸,無倉外轉運情況,累計核酸檢測貨物2996批次,均為陰性,在“豫冷鏈”系統累計溯碼36256個,位居全市前列。
在非冷鏈進口貨物監管方面。按照“全覆蓋、無遺漏”監管模式,對全縣進口食品、藥品、化妝品、醫療器械、特種設備、工業品、常見日用品等開展全面排查,排查各類非冷鏈進口貨物經營主體138家,其中首站采購非冷鏈進口貨物生產者3家,經營者5家,從省內購進非冷鏈進口貨物的批發經營者16家,非冷鏈進口貨物零售者114家。在生產經營企業均設立了“網格員”,確保監管工作責任到人、責任到戶,目前未發現從非法渠道進口貨物現象。
二是切實加強藥品零售企業疫情防控工作。對全縣藥品零售企業實行網格化管理。嚴格落實疫情防控相關藥品售賣政策,不銷售退燒藥、止咳藥、抗病毒、退熱功效的中成藥,做好消炎藥、感冒藥實名制登記工作并按要求上報,確保“不漏一人”。嚴格執行進店人員管理要求,充分運用好“登記臺”“一米線”等管控手段,確保對進店人員逐人落實“一看一測一查一問”防控措施。加大網格化巡查和暗訪督察力度,持續保持高壓態勢,對違反疫情防控措施的藥店,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從重處理。目前全縣共有藥品零售企業均簽訂了《零售藥店疫情防控承諾書》,從業人員716人,均制作了免費核酸檢測卡,嚴格執行1周2檢規定,持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上崗。
三是切實強化餐飲服務單位疫情防控工作。在餐飲服務單位方面,對餐飲經營主體建立動態監管臺賬,對使用加工進口冷鏈食品、提供外賣服務的餐飲單位重點監管。督促餐飲單位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對進店人員掃碼、測溫,每日做好店內環境消毒、人員健康監測。
在餐飲行業送餐方面。將外賣從業人員全部納入疫情防控核酸檢測平臺,制作了免費檢測卡,做到1周2檢。在送餐中,外賣送餐人員不聚集,保持一米線距離。送餐人員嚴格佩戴口罩,積極配合體溫監測、場所登記等工作,提倡無接觸送餐,盡量避免與消費者直接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