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經濟網訊】(河南經濟報 記者 郭俊娟 通訊員 張悅文)4月21日,省農科院植保所“設施西瓜主要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集成與示范”任務負責人高新菊、王恒亮在西華縣農科所所長張偉民、副所長王洪慶的陪同下,來到西華縣農場豫誠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西華縣遲營鄉百農園種植專業合作社,實地察看了西華縣“現代農業科技綜合示范縣”項目示范基地小果型西瓜長勢,詳細了解了病蟲害發生和防控情況。專家針對不同示范基地及管理模式,現場把脈問診,提出綠色綜合防控措施。
大棚種植的小果型西瓜每年4月下旬上市,備受市場青睞,小果型西瓜種植逐漸成為西華縣地方特色經濟產業、農民增收的主要途徑和措施,也成為該縣助推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省農科院植保所作為省農科院“現代農業科技綜合示范縣”主體責任單位,圍繞西華縣小果型西瓜產業發展目標,充分發揮自身技術優勢,積極推廣小果型西瓜病蟲害綠色綜合防控技術,為助推產業綠色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省農科院植保所蔬菜園藝病蟲害研究室針對西華縣小果型西瓜生產中的技術需求,開展小果型西瓜主要病蟲害防控技術研究,制作小果型西瓜主要病蟲害防治手冊,強化綠色防控技術推廣應用。農業防控技術:通過清園、悶棚,控制病蟲基數,合理澆水、施肥,增強長勢。物理防控技術:利用黃藍板、殺蟲燈等物理防控技術,防控白粉虱、斑潛蠅、蚜蟲、薊馬、葉蟬、金龜子等害蟲。昆蟲信息素防控技術:利用信息素干擾和誘捕方式,防治薊馬、白粉虱等害蟲。農藥科學使用技術:提高農藥利用率,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
據高新菊介紹:“項目組根據大棚小果型西瓜常發、重發病蟲害危害特點和發生規律,制定選藥用藥、輪換用藥方案,做到‘三精準’,科學精準選藥、精準施藥,制定精準施藥方法,項目區化學農藥減施率達30%,在西華縣農場、遲營鄉、黃橋鄉等處建立示范基地,通過開展技術培訓、宣傳指導、現場觀摩,為產業發展保駕護航。”
西華縣農場負責人楊曉燕表示:“西華縣農場得益于與省農科院合作實施的院縣合作項目,引進了精品小西瓜優良品種,以及先進的種植技術和綠色植保技術,高新菊、王恒亮兩位專家經常上門送生產資料、現場及線上指導,西瓜的品質、產量上去了,承包人的收入也增加了,很快形成了自己的品牌?!?/p>
西華縣通過項目的實施,改變傳統病蟲害防治中過度依賴化學農藥的現狀,綠色防控技術得到推廣和應用,帶動形成了科學用藥、綠色防控、減施增效、安全保優的態勢,提高了全縣優質瓜供給質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