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政策穩健中性
對于貨幣政策,連平表示,在今年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央行重申了“穩健中性”的政策基調,以及強調當前“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的調控框架,明年延續這種貨幣政策基調的概率較大。
連平指出,過去一段時間,貨幣政策穩健中性,金融監管趨嚴導致信用收縮,并產生了“中性偏緊”的實際后果。在金融去杠桿的大背景下,2018年仍然可能出現這一情況。不過,在“緩中平穩”的宏觀條件下,貨幣政策似難明顯收緊。在來年市場預期不樂觀、機構適應新規壓力較大的情況下,市場甚至可能會出現貨幣政策放松的需求。在宏觀審慎政策針對性地降金融杠桿的新局面下,貨幣政策工具向緊調節可能會帶來疊加收緊效應,可能合理的搭配是宏觀審慎政策著力降杠桿,而貨幣政策則以穩為主。
對于目前市場關心的加息話題,連平表示,從加息的理由來看,有金融去杠桿、資本流出壓力增大、人民幣貶值壓力上升、外匯儲備進一步減少等,但目前來看,還有一系列的因素并不支持加息。第一,經濟增長仍有下行壓力,在這種格局下,進一步調高基準利率顯然需要格外審慎;第二,通脹水平溫和,目前物價形勢相對平穩,2018年CPI雖可能較2017年要高些,但也難以達到要求“加息”的地步;第三,融資成本上升,今年初以來,無論是貨幣市場利率,債券市場長期利率,還是銀行貸款利率,其實都已經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上升,2018年整個市場利率水平繼續向上的可能性是比較大的;第四,金融去杠桿效果初步顯現;第五,政策可能形成疊加效應。
連平稱,總的來看,目前央行加息條件還不成熟。當然,也不排除2018年央行有隨行就市地提高流動性調節工具的操作利率,以回應美國加息等擾動因素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