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房價或將回歸年初水平
在今年3月開啟的“最嚴調控季”中,北京的調控力度堪稱“全國最嚴”。
中介人士也道出了目前市場的真實狀態:“3·17新政”后,購房需求減少,看房量下降,業主和購房人的心理預期發生重大變化,購房人普遍由新政前的恐慌搶購,變為觀望等待,充分議價后才理性出手購房;業主的心態普遍由新政前的坐地起價,變為理性報價,甚至主動降價尋求可靠買家。
從5月份開始,北京二手房成交均價已連續7個月出現回落,雖然11月份的房價跌幅有所收窄,但房價持續回落的趨勢依舊。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北京整體二手房價格調整非常明顯,從4月開始到現在,6個月累計跌幅已經超過15%,部分區域房源價格降幅接近20%。
也正是由于房價實質性回落,使得部分購房人開始結束觀望,出手購房。從數據上看,近幾個月北京二手房市場實際的合同簽訂量和網簽量有小幅增長,但依舊處于低谷,成交量在七八千套左右。
胡景暉預計,年底北京二手房價預計將回歸到今年年初、去年年底的水平。經過9個多月的樓市調控,一季度房價的大幅上漲,基本在5月份以來的房價回落中被消化掉。
商貸支付比創年內最低
雖然近幾個月成交量依然維持在七八千套左右,但購房人的支付方式結構已經發生轉變。來自偉業我愛我家的數據顯示,11月北京二手住宅交易中,全款支付的比例為31.9%,商貸支付的比例為22.1%,市管公積金支付的比例為26.1%。
“使用商貸的人群比例已經從最初的過半降到了22%,創下了年內最低值。”胡景暉說,全款購房占比在6月份達到45%以后也是逐月減少,目前已減至三成。
他分析,自從北京今年大幅提高二套以及非普通住宅的首付比例、上調銀行貸款利率后,二手房交易中使用商業貸款的客戶比例就逐步下降。剩下的購房者中,經濟實力尚可的選擇全款購買,經濟實力較差、有公積金的就選擇公積金,還有的選擇通過其它方式籌措資金。總之,商業貸款在北京的二手房交易中已經不再是主要支付方式。
經歷政策調控和市場盤整之后,目前北京二手房市場已鮮有投資投機需求,市場需求以首次置業的和需要換房的人群為主。雖然交易量處于低位,交易節奏也比較緩慢,但市場更加健康、平穩,高杠桿投資購房積累的風險大幅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