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性牛市凸顯頭羊效應
回顧近幾年指數基金的發行,華寶證券指出,在2015年大牛市中,分級產品憑借高杠桿優勢受到市場熱捧,在激烈競爭中,各基金公司開始鎖定細分板塊,各類主題和行業分級基金涌現;2016年“資產荒”背景下,多元化配置和各類“固收+”策略受到市場關注,跨境、商品、指數增強、smartbeta等指數基金逐漸被市場認可。
而對于今年指數基金發行保持多元化、細分化、主題化的特點,分析人士指出,這與今年的市場行情相關。此外,也不可忽視一只“領頭羊”的基金。
今年上半年以來,市場呈現結構性牛市,資金對藍籌抱團,向熱門行業龍頭聚集,投資者一旦“押對”某一熱門行業,就能獲得超額收益。據Wind統計,截至11月28日,在227個申萬三級行業指數中,白酒行業上漲超過78.88%,空調行業上漲80.22%。
而指數基金作為資產配置工具化的屬性得到顯現。分析人士指出,這種市場行情的轉變,對基金公司的產品發行策略或有一定影響,使其更加關注某類細分行業的機會。
在今年的指數基金中,招商中證白酒無疑是“大明星”。截至11月28日,該基金收益已超63.77%,這樣的業績讓很多主動權益類的基金望塵莫及。其三季報披露的前十大重倉股中有6只白酒股今年以來漲幅超90%,還有3只超30%。部分市場人士認為,招商中證白酒的大熱在一定程度上也帶動了細分行業主題基金發行的小浪潮。
然而,也有部分公募基金表示,指數基金的發行并沒有跟隨市場風格變化,而是嚴格按照預定計劃進行,主要原因是為了豐富和完善自身產品線,以滿足不同投資者的資產配置需求。
把握機會 分散風險
選擇發行并運作針對某一行業的基金,一定是基金公司對該行業有深入研究并在一定程度上看好的。
南方中證銀行ETF是這方面的代表。據悉,該基金力爭精準跟蹤標的中證銀行指數,為投資者一攬子投資16家上市銀行提供門檻更低、操作更便捷的通道。基金經理孫偉此前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銀行業在中國是一個支柱產業,近期業績持續改善,ROE和市凈率較穩定,同時這幾年銀行的年化復合增長也比較顯著。今年以來,受到投資者追捧的上證50,銀行板塊也是其第一權重行業,銀行全收益指數在過去幾年均戰勝上證50全收益指數,且股息率超過3%,非常適合偏向長期穩健標的的投資者。
對于熱門概念主題,選擇指數基金不但可以把握風口機會,更可以分散板塊內部分化風險。
融通中證人工智能指數基金的基金經理何天翔表示,AI正在加速落地,逐步從算法等理論層面向各行業和細分場景及具體應用過渡,科技龍頭在AI時代的競爭中擁有無法比擬的優勢。此外,中國網民基數大,海量的用戶數據為研究AI提供了先天優勢,我國科技龍頭未來的成長空間巨大,有望強者愈強。A股上市公司正在加速擁抱人工智能,其中蘊含著重要的投資機會。何天翔強調,人工智能是未來長期方向,目前是布局人工智能主題的好時機。但人工智能個股市場表現分化較大,且人工智能領域專業性強,投資門檻高,所以對普通投資者來說,不妨借道指數基金布局。
國內指數基金產品的創新仍在繼續。11月24日,南方道瓊斯美國精選QDII-LOF上市,安信證券指出,這是一只跟蹤道瓊斯美國精選REIT(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指數的基金,是場內首只REIT指數基金,不僅為中國投資者提供了不可多得的間接投資美國房地產的機會,還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投資風險。本報記者 張煥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