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唐山銀行三位股東轉讓所持股份獲準,受讓人為唐山港口實業集團。股權變更完成后,該公司躍升至唐山銀行第一大股東。

記者注意到,唐山港口實業集團系唐山市國資委全資控股的一級子公司,而轉讓股份的三位股東為該國資委實控的四級子公司。這意味著,第一大股東變更為唐山港口實業集團后,該國資委對唐山銀行的控制力與管理效率均將有所提升。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唐山銀行有六位股東曾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其中包括此番轉讓股份的三位股東。此外,并列該行原第一大股東的唐山金融控股集團所持股份已被悉數質押。
股東質量待提升外,唐山銀行在經營方面也存在痼疾。而在此背景下,該行于去年變更了董事長,距離第一大股易主還未滿半年。
值得注意的是,唐山港口實業集團旗下一級子公司擁有上市背景與經驗,而這一點與唐山銀行的上市目標“不謀而合”。
第一大股東易主 兩位股東退出
3月29日,據銀保監會發布的公告,河北銀保監局核準了唐山港口實業集團受讓唐山銀行49138.87萬股股份。受讓完成后,唐山港口實業集團在該行的持股比例躍升至11.66%,位居第一大股東。
公告顯示,此番轉讓唐山銀行股份的股東共計三位,分別是唐山曹妃甸太陽城實業發展、唐山太陽城投資發展、唐山曹妃甸筑城工程管理,轉讓股份數分別為2538.87萬股、21000萬股、20000萬股,合計43538.87萬股。
記者梳理發現,轉讓唐山銀行股份的三位股東皆曾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唐山曹妃甸太陽城實業發展因未依照規定的期限公示年度報告,于去年7月7日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又因公示企業信息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于8月20日再度被列入該名錄;唐山太陽城投資發展、唐山曹妃甸筑城工程管理均因未在規定期限公示年度報告,于去年7月7日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據唐山銀行披露的最新年報,截至2020年末,該行前十大股東分別為:曹妃甸控股集團、唐山唐曹高速公路、唐山金融控股集團、唐山曹妃甸濱海大道管理、唐山曹妃甸循環經濟工程技術、唐山太陽城投資發展、唐山曹妃甸置業、唐山德龍重工船務工程、唐山曹妃甸太陽城實業發展、唐山曹妃甸國潤投資。
其中,唐山曹妃甸太陽城實業發展、唐山太陽城投資發展并列唐山銀行第四大股東,持股比例均為4.98%,持股數均為2.10億股;另據企查查,唐山曹妃甸筑城工程管理持股比例為4.74%,持股數為2.00億股,位居第十二。
通過對照轉讓股份數與持股數可以發現,唐山太陽城投資發展、唐山曹妃甸筑城工程管理系全額出清,唐山曹妃甸太陽城實業發展轉讓股份數占該公司持股數的12.09%。也就是說,股權變更完成后,唐山太陽城投資發展、唐山曹妃甸筑城工程管理將徹底退出唐山銀行股東行列。
事實上,唐山銀行還有其他股東面臨壓力。該行曾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前十大股東還包括,并列原第四大股東的唐山曹妃甸濱海大道管理、唐山曹妃甸循環經濟工程、唐山曹妃甸國潤投資。
此外,2020年報顯示,并列唐山銀行原第一大股東的曹妃甸控股集團、唐山金融控股集團,分別質押了0.30億股、2.75億股股份。值得一提的是,唐山金融控股集團質押的股份數與該公司的持股數等同,即全盤質押。
三位股東轉讓所持股份,且其中兩位完全退出,與其經營狀況是否有關?同樣曾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另外三位股東,后續是否也會轉讓股份?此番股東變更動作,是否是唐山銀行有意改善股東質量與結構的舉措?
經營存痼疾 或有上市意圖?
股東質量有待提高之外,唐山銀行的經營成績優劣并存。
唐山銀行2022年度同業存單發行計劃披露的最新經營狀況顯示,截至2021年11月末,該行資產、負債規模雙增。總資產、總負債分別為2195.58億元、2002.14億元,較去年年初的2012.43億元、1838.56億元,擴增了183.15億元、163.58億元,增幅為9.10%、8.90%。 經營效益方面,該行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4.54億元、凈利潤22.09億元。
衡量資產質量的兩項指標呈向好趨勢。報告期末,唐山銀行的不良貸款率、撥備覆蓋率分別為0.74%、604.67%,較去年年初的1.47%、340.02%,下降了0.73個百分點、上升了264.65個百分點。
此外,資本充足水平喜憂并參。報告期末,唐山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3.7%、12.58%,較去年年初的13.5%、12.38%均上升了0.2個百分點;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1.66%,較去年年初的12.38%下降了0.72個百分點。
唐山銀行整體的經營水平雖有所提高,但尚有痼疾未能根治。
據記者梳理,近年來唐山銀行的最大十家客戶貸款集中度持續“突破”監管紅線(50%),且呈波動上升趨勢。2017-2020年,該行最大十家客戶貸款集中度分別為54.78%、57.67%、54.30%、69.88%。聯合資信指出,該行面臨一定的貸款客戶集中風險。
此外,唐山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漲勢較猛,三年時間增幅約達7531.08%。2017-2020年末,該行不良貸款余額分別為0.17億元、6.52億元、9.46億元、12.92億元。
聯合資信也指出,近年來,唐山銀行信貸資產質量面臨一定下行壓力。評估報告顯示,該行信貸投放的行業和區域集中度高,授信客戶多為政信類企業,且此類客戶貸款缺乏額外的擔保措施,需關注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化解過程中此類貸款客戶的經營及償債能力變化對該行信用風險可能帶來的影響。
在此背景下,唐山銀行董事長之座易主。銀保監會2021年10月8日發布的許可公告顯示,王衛國擔任該行董事長的任職資格獲準。
經計算,唐山銀行第一大股東之座易主唐山港口實業集團,距離該行新任董事長正式上任尚不足半年時間。也就是說,短期內該行高管層與股東層相繼發生大變動。
值得一提的是,唐山港口實業集團此前在唐山銀行的持股比例雖只有1.33%,但位居“主要股東”行列。并且,該公司的實控人系唐山市國資委。
同樣由唐山市國資委實際控制的主要股東還包括:曹妃甸控股集團、唐山唐曹高速公路、唐山金融控股集團、唐山金融發展集團。持股比例分別為6.52%、6.52%、6.52%、4.95%,合計持股24.51%。
疊加唐山港口實業集團受讓完成后的股份,唐山市國資委至少持有唐山銀行36.17%股股份,對該行的控制力進一步強化。
此外,股權穿透后,唐山港口實業集團為唐山市國資委一級控股子公司,轉讓股份的三位股東則為該國資委控股的四級子公司。
行業人士分析認為,唐山市國資委此舉減少了股權管理層級,有利于優化管理架構,提高經營管理效率。
記者注意到,唐山港口實業集團控股的一級子公司唐山港集團于2010年7月5日登陸A股。除此之外,并列唐山銀行原第一大股東的唐山金融控股集團控股的二級子公司康達新材料(集團),于2012年4月16日在A股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唐山銀行曾定下上市目標。據唐山市政府新聞辦公室主管、唐山勞動日報社主辦的“環渤海新聞網”官微報道,該行將“更名、引資、上市”作為三步走發展戰略。
2015年4月28日,唐山市商業銀行更名為唐山銀行;另據該行官網,唐山銀行多次增資擴股,注冊資本由28.26億元增至42.16億元。
據此可以發現,唐山銀行目前已完成了第一步,第二步也有所進展。那么,此番第一大股東變更為唐山港口實業集團,進一步增強了主要股東陣營的上市經驗與背景,是否是該行將啟動上市戰略的先導行動?
就上述情況,記者與唐山銀行取得聯系并發去采訪函。不過,截至發稿,記者尚未收到回復。 (記者 謝奀國 實習記者 劉錦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