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企業庫存成本飆升,倉庫空間縮小。
一項衡量美國供應鏈壓力的指標升至紀錄高位,在倉庫空間不斷縮小和庫存成本處于空前高位之際,令美國本已嚴峻的通脹壓力雪上加霜。
智通財經了解到,周二,美國3月份物流經理指數連續第三個月上漲,從2月份的75.2升至76.2。這項月度調查統計了物流經理有關庫存、倉儲和運輸的問題。報告稱:「持續的庫存擁塞已將庫存成本、倉儲價格和總物流成本推至歷史最高水平。這給本已有限的產能帶來了更大的壓力。」
該報告稱,庫存水平從2月的高點80.2降至75.7,但成本則升至創紀錄的91。倉庫容量在3月份遭遇了「相當急劇的下降」,將倉庫空間的價格推至歷史最高水平90.5。
該報告強調了打擊美國經濟的不利因素——通貨膨脹加速可能損害消費者需求。與此同時,在疫情導致供應不確定性加劇的兩年中增加了庫存的企業正在試圖評估庫存是否已經過度購買,或者增加的庫存緩沖是否會成為一種更持久的特征。
該報告稱,庫存成本「預計將在未來12個月內保持在非常高的水平」。一些受訪者「預計明年將持有大量庫存,并為此支付一大筆錢」 。
研究人員稱,一些受訪者認為庫存增幅高于其他受訪者,因商品"繼續緩慢流入美國,但消費者興趣低于預期"。一種解釋是「對通脹的持續擔憂可能導致企業建立庫存,以對沖未來更高的成本」 。
他們稱,最近的供應鏈挑戰可能「讓制造商、供應商、零售商和客戶認識到,在不確定時期,持有庫存是安全的重要因素」 。
在調查結果中,運輸價格與前一個月相比變化不大,利用率上升,運力小幅上升,這或許還沒有反映出3月下半月其他地區的疲弱跡象,一些分析師認為這預示著運輸業的衰退。
科羅拉多州立大學供應鏈管理助理教授Zac Rogers表示,盡管這是有可能的,但「這也很有可能導致價格回落,最終可能讓某些經濟領域松一口氣」 。他指出,運輸行業「在供需方面比我們在2019年看到的貨運衰退要強勁得多」。鑒于過去18個月的產能缺口,要真正達到供大于求的水平還需要很長時間」。
盡管如此,Rogers還認為,柴油價格較一年前上漲了約64%,如果這種狀況持續較長一段時間,可能會給運輸業的前景蒙上陰影。
編輯/t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