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西藏銀行一筆股權上線阿里拍賣平臺。根據拍品介紹,這筆股權的市場價逾1.45億元。值得注意的是,這是該行迄今為止第一次被拍賣股權。
股權被拍賣雖系首次,但西藏銀行的股權出質情況卻并不罕見,被出質股權數額合計逾3億股。股權面臨一定挑戰之外,西藏銀行的內控也暴露漏洞。就在2月11日,該行及相關責任人,因涉四項違規事實被央行處罰。
記者注意到,西藏銀行的經營業績壓力較大,總資產、總負債雙雙“縮表”,該行資本充足水平也面臨一定下行壓力。此外,其不良貸款率趨于上升。值得一提的是,該行最大一家與十家客戶貸款集中度,分別超監管標準逾四倍、兩倍。
股權首度被拍賣內控漏洞顯露
2月14日,據阿里拍賣網,西藏銀行一筆股權將于3月17日至18日進行拍賣。
拍品信息顯示,這筆股權在西藏銀行總股本中占比約2.12%,認繳出資額為7040萬元。市場價逾1.45億元,起拍價約為1.02億元。值得注意的是,這筆股權目前已被浙江省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查封,執行案號為(2021)浙01執575號。
拍品介紹并沒有披露持有者的身份,不過,經記者梳理,這筆股權的“主人”或為盾安控股。
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持有西藏銀行2.12%股權且認繳出資額為7040萬元的股東共三家,分別是西藏宏績、西藏天路及盾安控股。其中只有盾安控股的注冊地址在杭州市,同時,該公司曾用名“浙江盾安”。
記者從執行信息公開網獲悉,盾安控股自2021年12月初至今年2月17日,已4次被列為被執行人。記者注意到,案號為(2021)浙01執1399號的執行記錄顯示,因未按執行通知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給付義務,該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還被采取了限制高消費的措施。
事實上,西藏銀行面臨易主的股權并非只此一筆。據北京產權交易所1月30日發布的公告,經緯紡織機械將其持有的該行約2200萬股股權(占比0.66%)掛牌轉讓,轉讓底價約為0.52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西藏銀行未曾有過股權遭拍賣的先例。不過,股權被出質于該行而言并不新鮮。據記者不完全統計,2018年10月24日至2021年6月30日,西藏銀行被出質的股權總計6筆,合計約3.14億股。具體來看,第五大股東弘俊投資管理出質了該行約1.19億股、第六大股東四川恒信實業出質了約0.85億股、第十大股東成都嘉信和美出質了約0.50億股。
(注:截至2021年9月末的股東排名)
除了在股權方面承受一定壓力外,西藏銀行的內控機制也暴露出漏洞。據央行2月11日發布的處罰通告,因違反客戶身份識別、報送交易報告、個人信用信息管理、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實施等相關規定,該行被處以警告及42.5萬元罰款。時任該行山南分行的副行長與運營主管,因對檢查期內被檢查機構客戶身份識別、報送交易報告方面的違規行為負有責任,均被罰款2萬元。
資產負債雙縮減貸款集中度連年高企
1月10日,西藏銀行在中國貨幣網發布了2022年度同業存單發行計劃,計劃發行額度為65億元。其中也披露了該行2021年前三季度的經營“成績單”。不過,“得分”難言如意。
計劃顯示,西藏銀行營收、凈利雙雙擴增。截至2021年9月末,該行實現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約為12.93億元、4.04億元,較2020年同期的10.55億元、2.55億元,分別增長約2.38億元、1.49億元,增幅分別約為22.59%、58.21%。
就西藏銀行盈利增長的原因,中誠信在評級報告中做出解答,其表示“受息差上升、資產減值損失計提規模降低等因素影響,西藏銀行凈利潤有所回升”。
但同時中誠信也指出了該行或面臨的“遠憂”,其補充稱“(西藏銀行)整體盈利能力仍較弱”,未來仍會受到三方面因素的影響,一是宏觀經濟下行和疫情環境中,該行資產質量存在下行壓力,可能對盈利水平產生不利影響;二是隨著網點建設、人員增加和信息科技投入逐步增長,經營效率仍面臨一定壓力;三是業務拓展及補貼收入受政策影響較大,未來需持續關注政策變化對該行盈利能力的影響。
與經營效益呈增勢不同的是,西藏銀行的資產、負債無一幸免,雙雙“縮水”。報告期末,該行總資產、總負債分別約為488.39億元、405.53億元,較去年年初的517.22億元、431.78億元,分別減少約28.83億元、26.25億元,降幅分別約為5.57%、6.08%。
針對西藏銀行資產、負債端所承受的壓力,中誠信指出由于該行存款集中度高,波動性較大,財政相關資金流失導致存款增長乏力,同時貸款增長也較為乏力,存貸比有所下降,資產負債存在較大期限錯配,從而加大了流動性風險的管控難度。
事實上,西藏銀行的資產質量與資本充足水平亦面臨一定的壓力。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該行不良貸款率為2.75%,較2020年末上升0.29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為250.27%,較2020年末上升2.25個百分點;資本充足率為24.18%,較2020年末下降1.40個百分點。不過,鑒于西藏銀行主要通過利潤留存的方式補充資本,且近年來業務增速放緩,其資本充足指標仍處于較高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西藏銀行的客戶貸款集中度“亮起紅燈”,且近年來持續處于高企狀態。
據中誠信評級報告,2017-2020年末,西藏銀行最大單一客戶貸款比分別為44.00%、41.05%、41.56%、40.37%,高出監管紅線(10%)約4倍;最大十家客戶貸款比分別為198.73%、170.84%、142.55%、123.41%,高出監管紅線(50%)約2至4倍。對此,中誠信表示,由于該行單筆貸款資金量較大,客戶集中度指標一直處于較高水平,且超過監管限額,客戶集中度風險有待分散。
記者輾轉得到了西藏銀行秘書科的聯系方式,并多次撥打。不過,截至發稿,一直未有人接聽。(記者謝奀國實習記者劉錦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