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銀行業協會官網11月9日消息,近日,中國銀行業協會行業發展研究委員會發布了2021年度商業銀行穩健發展能力“陀螺”(GYROSCOPE)評價體系評價結果。
評價結果顯示,商業銀行外源資本補充能力逐步提升。2020年,國家出臺系列政策,鼓勵商業銀行加大資本補充,如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允許地方政府依法依規通過認購可轉換債券等方式,探索合理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的新途徑。在政策的支持下,商業銀行外源資本補充能力穩步提升。參評銀行數據顯示,全國性商業銀行、城商行、城區農商行、縣域農商行通過普通股、優先股、永續債、二級資本債等外源渠道募集總金額占總資本凈額的平均比重分別為7.18%、9.81%、6.30%、2.17%,較去年有明顯提升。未來,受信貸投放力度加大、息差收窄及資產質量承壓等因素影響,加之《國內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等提出的監管要求,部分商業銀行仍面臨較大的資本補充壓力。商業銀行在充分利用、拓展外源資本補充政策紅利的同時,還應繼續提升內源資本補充能力,實現銀行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據了解,“陀螺”評價體系又稱商業銀行穩健發展能力評價體系,分別從公司治理能力、收益可持續能力、風險管控能力、運營管理能力、服務能力、競爭能力、體系智能化能力、員工知會能力、股本補充能力九個維度對全國性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城區農商行、縣域農商行穩健發展能力進行評估。(記者 孟凡霞 李海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