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中國銀保監會天津監管局網站通報2021年上半年天津銀行業消費投訴情況。其中天津金城銀行因個人貸款業務投訴突出被點名。
此外,金城銀行公司治理方面近期也受到監管關注。近日,金城銀行股東天津開發區泛亞太有限公司(下稱泛亞太公司)收到了天津銀保監局的監管強制措施事先告知書。因在入股金城銀行期間涉嫌違反《商業銀行股權管理暫行辦法》等相關規定,天津銀保監局擬限制泛亞太公司在金城銀行股東大會召開請求權、表決權、提名權、提案權、處分權。
據了解,泛亞太公司所持有的金城銀行1.5億股股份已處于凍結狀態,所持股份將面臨法院的強制拍賣、變賣。
泛亞太公司在入股金城銀行期間有哪些違規行為?如今泛亞太公司所持股權即將易主,對金城銀行影響幾何?就相關問題記者聯系了金城銀行方面,并向其發去采訪函。截至發稿,記者尚未收到回復。
一股東被采取監管強制措施,所持股權將易主
官網資料顯示,天津金城銀行成立于2015年4月27日,是天津自貿區內注冊設立的唯一一家民營法人銀行,也是全國首批5家民營銀行之一。注冊資本30億元,由天津本土民營企業天津華北集團有限公司和麥購(天津)集團有限公司作為主發起人,聯合其他14家民營機構共同籌建。
近日,天津銀保監局披露的《監管強制措施事先告知書送達公告(天津開發區泛亞太有限公司)》顯示,經查,泛亞太公司在入股金城銀行期間,涉嫌違反《商業銀行股權管理暫行辦法》(中國銀監會令2018年第1號)等相關規定,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天津銀保監局擬限制該公司在金城銀行股東大會召開請求權、表決權、提名權、提案權、處分權。
記者從金城銀行2020年年報中獲悉,泛亞太公司持有金城銀行1.5億股股權,占總股本5%,為該行第八大股東。
此前9月14日,泛亞太公司所持金城銀行6000萬股股權在阿里司法拍賣平臺被法院強制拍賣,就曾引發廣泛關注。該筆股權占金城銀行總股本的2%,股權評估價為9600萬元,起拍價在評估價基礎上打7折,為6720萬元。最后以流拍告終。
記者了解到,上述股權將于10月26日重新上線拍賣,二拍的起拍價為5376萬元,較評估價相當于打了5.6折。
此外,公拍網司法拍賣平臺信息顯示,泛亞太公司另持有的金城銀行3%股權即9000萬股股份也在掛牌變賣中。公告顯示,該筆股權的評估價為13590萬元,變賣起拍價為7610.4萬元,同樣相當于打了5.6折。
記者梳理相關涉案文書獲悉,泛亞太公司分別與新紀元期貨公司和鑫紀元資本管理公司存在保證合同糾紛,敗訴后被法院依法凍結該公司持有的金城銀行5%股權。今年9月13日,泛亞太公司因未按執行通知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給付義務,天津市濱海新區人民法院對該公司及公司法人下發限制消費令。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信息顯示,泛亞太公司分別于2020年7月28日以及2021年6月2日成為被執行人,執行標的共計達1.28億元。
據悉,因處置標的為金融企業股權,上述拍賣/變賣對競買人的主體資格要求嚴格。如根據《天津金城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持有本行股份期間,本行股東及其股東發生任何變更時,應確保本行股東變更后的股東、法定代表人及實際控制人(受益人)符合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的要求。”例如,注冊地要求方面,競買人應為天津市轄區內成立的純中資民營企業。且應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結構,社會聲譽、誠信記錄和納稅良好,財務狀況、資產狀況良好。以及滿足“兩參或一控”。(即同一投資人及其關聯方、一致行動人作為主要股東參股商業銀行的數量不得超過2家,或控股商業銀行的數量不得超過1家。)
值得一提的是,泛亞太公司持有的金城銀行9000萬股股份曾被兩度司法拍賣,但均無人問津導致流標。因此法院轉而對其進行變賣,變賣期為60日,結束時間為2021年10月25日。截至發稿,圍觀次數達2748次,但卻無人出價。
泛亞太公司持有的天津銀行股權能否賣出,暫時仍未可知。而成立以來,金城銀行股權方面大大小小的變動已出現多次。
2018年7月,華天匯金國際貿易(天津)有限公司持有的金城銀行1500萬股股份在阿里拍賣平臺上公開拍賣,這也是該公司在金城銀行的全部持股。最終,天津四季豐農產品初加工有限公司以起拍價1237萬元競得該筆股權。2020年9月25日,三六零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金城銀行5名原發起股東完成合計90000萬股股份的轉讓交割工作。此次股權變更后,三六零直接持有該行30%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
個人貸款業務投訴突出,或禍起合作平臺
除股權變動頻繁外,近來天津金城銀行的消費者投訴問題也逐漸突出。
近日,天津銀保監局發布關于2021年上半年天津銀行業消費投訴情況的通報(以下簡稱“《通報》”)。《通報》顯示,金城銀行的投訴量為28件,占中資法人銀行投訴總量的8.70%。
其中,金城銀行的個人貸款業務投訴量為21件,占該行投訴總量的75.00%。從數量看,金城銀行個人貸款業務投訴情況在天津中資法人銀行中排在第二位。從占比看,天津中資法人銀行中金城銀行個人貸款業務投訴占該行投訴總量的比重最高。
記者在網絡投訴平臺黑貓投訴搜索發現,目前和金城銀行相關的投訴有110件。其中最常見的投訴問題為“無故扣款”、“私自扣款”。例如,一位用戶披露圖片顯示,今年9月1日早上7時許,其銀行卡被扣款363.93元,扣款方為天津金城銀行,業務摘要為二維碼消費,交易渠道為POS機。用戶表示,自己并不清楚該筆消費的產生和操作過程。
這樣的投訴不止一起。據梳理,扣款時間大多發生在早晨,扣款金額從幾百元到一千多元不等,扣款方為天津金城銀行,部分詳情顯示為“無卡自助消費”。消費者稱扣款時自己未收到短信等扣款消息通知。
另一類投訴則集中在天津金城銀行的業務合作方。不少用戶反映,通過金城銀行合作方“新橙優品”平臺申請貸款時,被收取高額服務費,導致綜合年化利率突破法律紅線。例如,一位用戶稱,今年4月份,其在新橙優品借款8000元,分12期還款,還款方式是等額本息。首次還款時,新橙優品以“服務費”的名義收取了810.4元,此外,后續每期還款均會收取服務費160元,每月扣除本息合計為692.22元。由此計算,新橙優品的綜合年利率已經高達48.667%。
記者從“新橙優品”官方微信公眾號獲悉,該平臺原名“新橙分期”,為用戶提供信用分期、保險分期和分期商城等科技服務。賬號所有者為“晉中龍信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官網顯示,龍信網絡小貸成立于2017年,目前公司產品線包括“金鏈貸、商戶貸、小閃分期、新橙優品”等。截至目前,黑貓投訴中針對“新橙分期”的投訴量累計達8096件。投訴問題主要集中在“高利貸、砍頭息、搭售保險、過度催收”等。
記者獲悉,金城銀行在與“新橙優品”合作過程中,還曾引入助貸公司為二者合作期間形成的用戶債權進行“兜底”。今年8月底,山西省長治市區地方法院公布的一批裁判文書顯示,“新橙優品”用戶貸款逾期后,金城銀行將債權轉讓給了新流大數據科技(廈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流科技”)。
以其中一份判決書內容為例,2019年7月2日,被告林某與天津金城銀行在“新橙優品APP”平臺簽訂了一份《貸款合同》,約定林某向金城銀行申請貸款10000元,貸款期限6個月,貸款年利率9%,以分6期還款、等額本息的方式償還貸款本息。后林某一期未還,自2019年8月2日開始逾期,欠付本金10000元。2020年5月10日,金城銀行與新流科技簽訂了《權益轉讓協議書》,約定新流科技受讓金城銀行對被告應還資金的收益權。2021年8月3日,新流科技又將前述債權轉讓給了長治市安華斯特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資料顯示,新流科技主要面向金融領域,主要合作對象為銀行和保險機構,為其提供用戶畫像、行為分析、風險預測、智能決策等大數據服務。有宣傳資料稱“新橙優品是新流大數據科技公司旗下的產品”。作為早期入局現金貸的平臺,2018年1月,新流科技曾獲得1.2億元A輪融資,由軟銀中國資本、人保創投基金、奇虎360等多家機構聯合投資。
目前金城銀行和新橙優品的合作情況如何?對于消費者投訴情況如何回應?股東所持股權被拍賣/變賣對公司的影響幾何?就此記者聯系了金城銀行方面。截至出稿,金城銀行方面未做回應。 ( 記者謝奀國實習記者席文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