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甘肅建投堅持服務全省戰略,深入推進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加快推動企業由“管資產”向“管資本”轉變,在推動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上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在提高國有企業活力和效率上取得了較好成效。
堅持“投資”引領,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一是加快功能定位轉型,優化總部職能。堅持以服務全省戰略、優化國有資本布局、提升產業競爭力為目標,將功能定位調整為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及其新業態、新領域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承擔甘肅省基礎設施領域投資建設使命。按照“小總部、大產業”的思路,將總部機構由25個處室精簡為10個部室、4個事業部,管理人員由141人壓減為91人,人員減少三分之一,打造了精干高效的集團總部。二是突出投資引領,放大資本功能。堅持以投為引領,充分發揮投資引導功能,優化國有資本布局和結構調整,更好服務全省戰略。打造融資平臺。加強財務管控,優化資信結構,企業主體信用等級由AA+提升到了AAA級;創新融資模式,拓展融資渠道,發行債券16.1億元,銀行綜合授信達861億元,進一步拓寬金融業務。擴大投資規模。強化投資引領戰略,精心謀劃重大投資項目,2021年完成投資119.9億元,同比增長23.6%,拉動重點項目投資371.4億元。加強區域投資。積極構建“地企合作”富民興隴新模式,與甘肅省內14個市州政府在民生領域和社會發展領域達成合作協議,帶動社會資本投入,助力地方經濟發展。豐富投資模式。持續擴大EPC、PPP、EPC+F等項目投資模式的應用范圍。2021年實施項目70個,總額達201億元,同比增長28.34%。
培育新興產業,優化產業結構
一是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大力推進傳統建筑產業向綠色、節能環保、智能化的方向發展,推廣運用綠色建造、BIM技術、新型建材,促進傳統產業升級。二是向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力。打造裝配式建筑產業,建成了甘肅省最大的裝配式鋼結構生產基地,引領甘肅省裝配式建筑產業發展,助力實現“雙碳”目標。三是培育打造綠色生態產業。積極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投資實施了黃河流域平涼市林草生態扶貧項目和定西渭河源林草生態扶貧鞏固提升項目。四是培育發展新能源風電產業。以風電塔筒制造、光伏支架生產和生態治沙工程為重點,與央企合作,投資推進天祝松山灘風電場、武威潔源紅沙崗風電互補發電等項目。五是積極布局“兩新一重”產業鏈。組建專業化交通建設公司,投資實施酒泉市柳溝至紅沙梁鐵路專用線項目;投資建設甘肅省首個5G智慧礦山,獲批甘肅省智能礦山示范項目。六是培育新能源燃氣業務。參與組建國家管網集團,搶抓鄉村振興戰略機遇,取得了隴南、慶陽65個鄉鎮的燃氣特許經營權。
凸顯改革成效,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甘肅建投經濟效益不斷提升,發展活力動力有效激發,實現了效益更好、產業更優、作用更強、機制更活。一是實現了“效益更好”。2021年,甘肅建投實現利潤總額12.02億元、凈利潤8.76億元,資產總額達到1010億元,連續十年榮膺中國企業500強。二是實現了“產業更優”。夯實了在建筑領域的領先優勢,培育壯大了在生態環境治理、綠色建材、風電光伏、裝配式建筑、新能源等新興業務領域的戰略立足點,形成了在細分領域輕重資產結合、兼顧現在和未來的產業布局。三是實現了“作用更強”。加快推進發展理念、業務模式、商業模式的變革,向產業鏈的最前端拓展,提高了企業在市場化運營中的話語權、主動權。四是實現了“機制更活”。通過授權放權、轉換經營機制、市場化選聘、任期制契約化管理等改革,市場化經營水平不斷提高,為企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凝聚了強大的正能量。
來源:甘肅省國資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