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主營K12輔導與留學的美股上市公司樸新教育被曝進入破產清算程序。不過,樸新教育對此否認,稱公司不是破產,而是進行債務重組,會繼續(xù)經營,逐步還債。負債高企之下能否通過債務重組走出困局,對于樸新教育來說答案仍未可知。
否認破產系債務重組
事件起源于一則披露通知。5月10日晚間,樸新教育發(fā)布聯(lián)席清算人委任通知,披露已經向開曼法院提交債權請愿書以進行清算。公告顯示,開曼法院下令將 Puxin Limited(上市主體)根據開曼群島公司法清盤。
有媒體報道稱此舉為樸新教育宣布公司進入破產清算程序。不過,樸新教育并不認同“破產”定性,而是強調此舉系債務重組。
樸新教育為中國商報記者提供了針對此事件的正式聲明。聲明中透露,2021年12月31日,按照國家政策規(guī)定,樸新將K12業(yè)務從Puxin Limited中進行了剝離,上市主體仍保留留學業(yè)務和全日制業(yè)務繼續(xù)運營。而作為投資方的PAG(太盟)基金認為公司剝離K12業(yè)務觸發(fā)了fundamental change,遂向開曼法院提起債務清算申請,即由清算人(第三方會計師事務所)召集債權人成立委員會(債委會),屆時將由三方(清算人、債委會、上市主體)協(xié)商決定對債權人最有為利的清償方式。
樸新教育認為,就公司目前的資產負債和整體情況而言,債務重組毫無疑問是對所有債權人最為有利的方案,即維持現有業(yè)務及公司結構不變,通過持續(xù)經營改善實現正向現金流和利潤,進而逐步歸還債權人的資金。
樸新教育進一步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破產的說法在部分相關方中引發(fā)了恐慌情緒,一時間關于公司跑路的謠言四起。該公司強調,不會跑路,正在努力通過各種辦法解決問題。但基于現狀,確實無法做到一次性清償債務。
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許浩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債務重組是指在不改變交易對手方的情況下,經債權人和債務人協(xié)定或法院裁定,就清償債務的時間、金額或方式等重新達成協(xié)議的交易,進行債務重組并不等同于企業(yè)破產。記者了解到,債務重組是困境企業(yè)陷入債務危機時的一種紓困手段,通過改變原有的償債條件,緩解債務企業(yè)所面臨的償債壓力,給企業(yè)創(chuàng)造自我修復的空間和時間。
負債高企前途堪憂
樸新教育能否通過債務重組化解危機還未可知,不過就目前狀況來看,這位昔日曾一度排名第三、成立四年即上市敲鐘的K12教育公司的前途確實令人擔憂。
公開資料顯示,樸新教育創(chuàng)立于2014年,業(yè)務體系以K12 輔導和留學為核心。樸新教育認為,教育培訓存在“小、散、亂、弱”的行業(yè)格局和“高分散、高競爭”的市場態(tài)勢,因此采用投資并購和投后管理的發(fā)展模式。成立五年內,樸新教育就整合收購了50多家品牌。
2018年6月15日,樸新教育登陸紐交所,成立四年即上市,成為一時美談。上市首日,其開盤價為17美元/股,三天后,其股價達到35美元/股。然后好景不長,經歷初期股價上漲后,樸新教育股價持續(xù)波動下跌,至“雙減”前夕,股價徘徊在1美元/股左右。“雙減”政策頒布一個月后,因平均收盤價在連續(xù)30個交易日內都低于1美元/股,樸新教育收到紐交所發(fā)出的退市警告。
財報顯示,樸新教育一直未能實現全年盈利。據教育行業(yè)服務平臺“芥末堆看教育”整理,2018年-2020年,樸新教育每一年分別營收22.28億元、31.04億元、29.04億元,每一年凈虧損分別為8.33億元、5.19億元、3220萬元;每一年負債總額分別為21.89億元、44.47億元、41.98億元,資產負債率分別為79.99%、94.48%、90.91%。根據最新發(fā)布的2021年Q2財報,至2021年6月30日,樸新教育處于資不抵債狀態(tài),總資產為33.23億元,負債總額為41.87億元。
危機之下,樸新教育也采取了一系列自救行動,如出售旗下K12學科校外培訓業(yè)務,專注于留學教育、全日制藝術教育,推出編程課進行素質教育轉型等,甚至嘗試進軍餐飲業(yè)。然而因新冠肺炎疫情原因,留學與餐飲業(yè)同樣承壓巨大,樸新教育的自救似乎都踩到了“坑”里。
有網友評論表示,當年樸新教育大肆“買買買”時就預料不會有好結果,其不過是通過購買搶先市場份額,既不重視客戶服務,也缺乏對收購公司的深入整合,知名度一再降低。“雙減”政策和疫情一來,完全沒有后備資金支持和補救方案。
就在樸新教育發(fā)布聯(lián)席清算人委任通知當天,紐交所也表示,將啟動樸新教育赴美存托股票退市程序。代表公司普通股的美國存托股已于5月3日被紐約證券交易所暫停交易。(記者 王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