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株洲云龍示范區結合中央、省財政的有關精神,立足實際,健全財政職能,深化財政改革,助推財政事業長遠發展。
一是立足于現實機遇,做實收入總量。近年來,宏觀經濟和整體環境難有大的起色,示范區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產業支撐和項目效應,我們將全力以赴做實收入盤子。一方面,財源建設著眼長遠。采取“抓大不放小”的思路,緊盯“龍母河水城”和“軌道科技城”兩大市百億項目,圍繞北部旅游休閑產業、中部智慧信息產業和南部職教創新產業來推進產城融合,實現集聚發展,加快形成穩定的稅源支撐;同時,注重小微企業孵化平臺建設,推進“零創”空間企業入駐,積極為創業者提供法律、融資、財務等多方面的服務,加快形成“遍地開花”的發展態勢,逐步培養新的稅收增長點。另一方面,收入目標兼顧當下。遵循經濟發展客觀規律,結合示范區實際情況統籌考慮,合理制定目標計劃,確保收入的穩健增長,“十三五”規劃期間財政收入年均增長率保持在10%左右。
二是立足于政策機遇,夯實支出管理。面對新常態下收入增長放緩和支出剛性增長的突出矛盾,我們將嚴格按照上級政策要求和精神,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統籌財力均衡,推動示范區經濟社會長遠發展。一方面,優化民生保障機制。由于示范區成立不久,頭幾年在民生投入方面力度較大,加之近年來收入形勢日益嚴峻,財力缺口不斷擴大。隨著社會保障體系的全面覆蓋,我們會更加注重民生政策的公平性和可持續性,按照“守住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輿論”的思路,統籌做好改善民生工作。政府主要是保基本,不能做過多過高的承諾,避免形成民生支出只能增加不能減少的怪圈。另一方面,規范專項資金管理。目前,示范區已出臺財政專項資金管理辦法。下一步,我們將會同業務主管部門完善“1+N”專項資金管理細則,規范資金分配審批程序,嚴格按照規定和權限報批,壓縮資金分配自由裁量權,切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三是立足于改革機遇,謀實監管質效。一方面,深化預算管理新改革。加快構建全口徑政府預算體系,進一步明確公共財政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四本賬”的支出范圍和重點,強化統籌協調,相互銜接;加快探索中期財政規劃管理,實現逐年更新滾動管理,當前重點對示范區“十三五”規劃期內的一些重大改革、重要政策和重大項目,研究政策目標、運行機制、評價辦法,建立中長期重大事項科學論證機制,提高財政政策的前瞻性和可持續性;建立政府債務風險預警和規模控制機制,盡快出臺政府性債務管理實施意見,著力防范和化解財政風險。另一方面,完善財政運行新機制。以信息化為支撐,優化內部管理流程,加快推動績效評價、資產管理、投資評審、財政監督、政府采購、國庫集中支付與預算管理事前、事中、事后的有機結合,構建“六位一體”的財政運行管理新機制;完善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機制,將績效目標管理和績效評價擴大到各層級預算單位,突出加強對民生重大領域及重大產業類專項資金的績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