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遠縣圍繞統籌城鄉發展,建設皖北最美縣城的戰略部署和全省爭先、皖北領先、全市率先的發展定位,優化培育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夯實農業現代化的基礎,推進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化加快發展。目前,全縣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分別登記注冊1425家、310家,較去年底分別增加63家、75家。上半年組織申報市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10家、家庭農場8家;組織申報省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3家、家庭農場6家;組織申報國家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1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示范帶動能力逐步增強。
一是進一步落實扶持政策。為營造健康發展的良好環境,出臺了《懷遠縣加快農村土地流轉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的實施意見》、《懷遠縣農村土地規模流轉風險防范基金籌集管理使用辦法(試行)》、《懷遠縣加快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實施意見》、《懷遠縣加快農業產業化建設實施意見》、《懷遠縣家庭農場認定辦法》、《關于規范農村土地流轉行為穩妥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意見》等一系列文件,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康發展,在用活人才資源、探索戶籍流動、加強用地保障、落實用電優惠、加大財政扶持、創新金融支持、完善農業保險和整合涉農資金等方面予以扶持抵抗經營風險。
二是建立土地流轉風險防范機制。財政、農委、大戶、保險4方配合,按照縣農村土地流轉大戶風險基金籌集使用管理辦法規定,在縣財政部門建立大戶風險防范基金賬戶,有效化解大戶經營風險。制定了《懷遠縣農村土地規模流轉風險防范基金籌集管理使用辦法(試行)》、《關于規范農村土地流轉行為穩妥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意見》,對流轉土地500畝以上,流轉期限10年以上,按每5年發生一次重特大自然災害設定為一個周期。依據2013年前三年小麥—水稻、小麥—玉米輪作方式,綜合測算單季畝均農產品產值為1000元,作為風險防范基金籌集的基數標準。由縣國元保險公司承擔300元,縣財政承擔420元,籌集對象承擔280元。凡籌集對象在地農作物即將成熟收獲期間,因遇特大暴雨、冰雹、臺風、洪水、干旱等自然災害,造成畝農作物減產欠收80%以上,開始使用風險防范基金對籌集對象進行風險化解,主要用于籌集對象兌現土地流轉費用和農業生產投入等。已經落實市縣流轉資金1800余萬元、風險防范資金300余萬元。
三是完善專家聯系制度。依托農業部門技術人員,進一步加強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結對幫扶力度,指導生產、經營、管理,提高其經營水平、效益。探索搭建技術服務平臺。縣農委、縣科技局、縣科協等部門,進一步發揮技術優勢,積極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技術服務。建立以農技推廣專家為龍頭、農技指導員為骨干、農技員為基礎的新型農技推廣體系。
四是強化土地流轉市場建設。進一步加強土地流轉服務中心(站)建設、搭建網絡服務平臺,更好地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政策咨詢、信息發布、流轉簽證、合同備案、項目審查、資質審核等服務。通過政府引導、市場主導、平臺服務、政策激勵、創新方式等措施,目前累計流轉土地70萬畝,占承包面積34%。培育50畝以上經營主體409個、流轉26.2萬畝;500畝以上經營主體140個、流轉21.62萬畝;2000畝以上經營主體32個、流轉13.13萬畝。建成全市萬畝土地流轉示范片4個。建立縣、鄉、村農村土地流轉服務中心(站)364個。
五是依法確權發證。為土地流轉大戶頒發農村土地經營權證,穩定其經營權或開展融資抵押。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村土地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基礎上,按照省農村金融改革試點文件要求,結合部門職責,出臺了《關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融資抵押登記的指導意見》、《關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價值評估的指導意見》、《關于印發懷遠縣農村土地流轉經營權登記頒證辦法(試行)的通知》。目前,已為20個流轉大戶頒發土地經營權證,對5個流轉大戶經營權進行評估,銀行部門為3個流轉大開展經營權抵押融資業務,融資金額1200萬元。
六是建立考核考評激勵機制。進一步開展縣級以上示范社、示范農場、示范龍頭企業、示范大戶評選、創建活動,對帶動能力強、內部管理規范、生產經營效益好的進行表彰獎勵,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對獲得全國馳名商標、省著名商標、市名牌農產品、“三品一標”認證和評為縣級以上示范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給予獎勵。實行支農項目傾斜。整合各類支農項目,優先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切實落實用地政策。向上積極爭取指標,切實妥善解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業生產輔助設施用地難的問題。實行稅收優惠政策。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從事農產品初加工、農業機耕、機插、機收、排灌、病蟲害防治、相關技術培訓、鮮活農產品運輸一律免除稅費。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加強農村保障體系建設,降低農民對土地的依存度,切實解決流轉土地農民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后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