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經濟報 首席評論員 溫獻偉
“一張快遞面單,知曉你祖孫三代”,這種說法絕非聳人聽聞。近日,有網友通過實驗發現,一張快遞面單可以擴展出數十條個人隱私信息。比如,通過手機號能查到消費者的微信、QQ,通過購物詳情能窺探個人消費水平、興趣愛好等。
小小一張快遞面單,竟然隱藏和關聯如此多的用戶信息,實在讓人心驚。近年來,用戶信息遭遇泄露被不法分子利用,大肆牟取非法利益的案件不在少數。盡管針對快遞企業,政府部門一再強調“要加強快遞面單的信息保護”,但遺憾的是,時至今日,快遞面單信息保護依然形同虛設。
譬如,前些年,一些快遞企業就曾推廣使用“隱私面單”,這種技術“加密”的好做法,能夠有效保障用戶信息安全。可多年來,由于成本等原因,“隱私面單”叫好不叫座,猶如曇花一現,殊為可惜。正是基于用戶信息安全問題突出的現狀,日前,國家郵政局、公安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聯合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啟動郵政快遞領域個人信息安全治理專項行動。由此,強化“隱私面單”推廣也再次成為備受公眾關注的話題。
快遞企業肩負著保障用戶信息安全的主體責任。企業不能一味逐利,而忽視對用戶的權益保障。鑒于此,在快遞行業大力推廣“隱私面單”應盡快提上日程。當然,這一方面需要快遞企業形成高度共識,提升服務意識,化作自覺行動。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部門加強引導,必要時出臺相關制度,給予企業一定支持,以此推動“隱私面單”常態化,使其成為保障用戶信息安全的一把利器。
“隱私面單”建立起的是用戶信息的“防護網”,傳遞出的是尊重用戶的價值觀和可貴的企業情懷,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