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以安為寧,業以安為興,民以安為樂。開封市始終把提高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作為檢驗平安建設工作的標準。根深方能葉茂,基層社會治理是長治久安的壓艙石。“上面千根線,群眾萬般事”,基層社會治理壓力越來越大,創新治理呼聲越來越高。2020年,開封市入選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市,努力打造“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創新治理格局,推動基層社會步步蝶變。

“一中心四平臺”的建設目的是創新社會治理體制機制,拓展各界參與渠道,提升基層社會治理的社會化、精準化、智能化水平。“一中心”,即市、區、鄉鎮(街道)分別建立綜合指揮中心,各負其責,上下銜接,對各類事項進行收集、轉辦、督辦和反饋;“四平臺”,即統籌黨建、宣傳、公安、司法、應急、信訪等部門力量的綜合治理平臺,統籌城管、農業、市場監管、生態保護等部門力量的執法監管平臺,統籌政務服務、醫療衛生、社會保障、民政救助等部門力量的便民服務平臺,統籌紀檢監察、人大、政協、媒體、群眾等監督力量的綜合監督平臺。
開封市依托“一中心四平臺”,通過“基層點單”,確保網格問題“浮”上來。專兼職網格員和群眾第一時間發現問題、上報平臺,各級指揮中心(室)分析研判、智能派單、分流轉辦、實時監控,確保問題快速處置。作為市委、市政府社會治理“一號工程”,市、縣、鄉三級均成立了由黨政一把手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市、縣兩級還分別成立基層社會治理服務保障中心,專門負責“一中心四平臺”建設運行。
為精準落實平安建設各項工作任務,開封市探索制定《平安建設標準化工作手冊》,形成“統籌指揮、協調聯動、即時響應、有效處置、精準考評”的線上工作流程;市、縣、鄉三級綜治中心和各級職能部門開通3萬多個賬號,實時上傳創建動態、客觀評價創建效果;開通心理服務、法律服務和矛盾糾紛調處服務,構建線上、線下融合互補的工作格局。
開封市在全省率先推出智慧綜治中心建設。該中心與“一中心四平臺”一體推進、實體運行,實現線上辦公、線上服務、線上考評和部門聯動。開封市還建立“四單一庫”工作制度,明確政治安全、公共安全等6大類27項工作重點和200項責任清單,實行線上線下雙交辦,推動化解一大批風險隱患。
開封市做實市、縣、鄉三級矛盾糾紛調處中心,實行連廊式貫通、一體化運作、組團式服務;探索形成“五長聯動”“小板凳會議”等一批富有特色、多元化解新品牌;完善“信訪+智慧網格”機制,辦結率大幅提高。依托“一中心四平臺”,廣大調解員發現矛盾糾紛第一時間上傳,平臺分級分類指派調解員趕到現場化解糾紛。
開封市劃分平安一級網格4198個、平安二級網格9270個,實現全域無縫覆蓋,現有專兼職網格員3萬多人;探索“婦聯+智慧網格+N”工作機制,推進和睦家庭創建;制訂《開封市平安村(社區)創建工作實施方案》,推出“雪亮工程暨平安鄉村”項目,依靠三大通信運營商新增視頻監控約6.5萬個,大力改造“三無小區”,全面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作為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市之一,開封市堅持黨建引領,把住宅小區作為基層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和工作著力點,市委組織部制訂下發《關于開展黨建引領小區治理的實施方案》,要求建立健全各級組織體系,實現所有小區黨組織全覆蓋,引導黨員亮身份、作表率。市司法局制訂工作方案,建立法治保障工作領導小組;市文明辦注重引導發揮全市各級文明單位和企事業單位的示范帶動作用;市民政局加大社區社會組織培育力度,推動志愿服務類社會組織參與無物業管理小區業主自治工作。
開封市的基層社會治理工作經驗先后被中央政法委、河南省推薦為全國改革創新典型案例,獲評省優秀改革成果一等獎。
來源:開封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