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王家河中學宿舍樓內,伴隨著起床號響起,46歲的劉佳學迎著晨光出發。
號角嘹亮,作為從黃繼光生前所在部隊空降兵某部退伍的劉佳學熟悉其中的每個音符。他跑步前往八年級(2)班教室,打開門窗,把桌椅擺放整齊,等待孩子們到來。從2012年擔任班主任起,劉佳學總是第一個進教室。在空降兵部隊,“一聲黃繼光,一生黃繼光”,人人爭當合格的黃繼光傳人。雖然退伍多年,但處處爭第一已經深深刻入劉佳學的骨髓。
號角催征,讀書聲聲。起床號吹響不到10分鐘,學生迎著朝陽走進教室,朗聲誦讀。
號角停止,但在退伍軍人劉佳學耳邊,這號角從未中斷。曾經,軍中號角激勵著他“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努力成為合格的黃繼光傳人;現在,號角催促著他“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把孩子培養成黃繼光傳人,讓紅色血脈代代賡續。
“只吹沖鋒號,不打退堂鼓”
早上6時,劉佳學準時起床。穿衣洗漱,他熟練地收拾被子。三豎折、四橫折、捏棱角、理線條,被子很快被疊成豆腐塊狀。伴著起床號,他出門前往教室。
把被子疊成豆腐塊,劉佳學堅持了29年。1993年參軍入伍,整理內務是必修課。
在學校,所有學生都知道物理教師劉佳學來自黃繼光生前所在部隊。對學生來說,有這樣的教師他們也光榮。然而最初,劉佳學并不愿把這份光榮公開。
2008年,劉佳學初來學校,他沒有教師資格證,無法參與教學,僅負責校園管理。雖然從南京陸軍指揮學院本科畢業,但大學期間他主修軍事學,對教育沒有涉獵。
在學校這塊教育教學的主陣地上,劉佳學沒了用武之地。戰場上,黃繼光及其傳人寸土必爭,不丟失一寸陣地。在學校,劉佳學卻沒有資格走上陣地。
空降兵部隊歷來有“只吹沖鋒號,不打退堂鼓”的精神,上不了陣地就是打了退堂鼓,劉佳學很內疚。為了不給老班長黃繼光抹黑,他主動學習物理知識,因為物理教師是當時學校緊缺的師資力量。
肖文,八年級(1)班物理教師,比劉佳學小6歲。“那時他剛來,每天拿著教材、習題找我,問知識和上課的教法。”肖文記得,每次劉佳學來都會拿著寫滿文字的教案。紙上,劉佳學從每一節課的第一個字開始寫起,寫到這節課的最后一個字。
“我沒有基礎,但相信勤能補拙。”劉佳學說,教案上有上課的知識點,也有自己猜測學生會提到的問題,寫完后會拿著教案反復演練。學校寢室晚上9點半熄燈,劉佳學常常學到凌晨1點,早上依然伴著起床號走進辦公室。
2012年,劉佳學取得中學物理教師資格證;2015年,論文《如何提高后進生的物理學習成績》在湖北省2015年“教育創新在路上”征文活動中被評為三等獎。至此,每次接收新學生,他才會說出自己與黃繼光的關系,同時以自身經歷鼓勵學生:學習就是陣地,困難面前有自己,自己面前無困難,大家一起爭做黃繼光傳人。
“老師,我來拿鑰匙。”今年3月8日,當劉佳學走進教室不久,八年級(3)班學生齊澤豪找到他,拿走了劉佳學寢室的鑰匙。每天寢室熄燈后,他都會到劉佳學寢室多學習半小時。三班的物理課也是劉佳學在教。“原來怕苦怕難,七年級成績不好,上八年級時劉老師來了,我也想和他一樣成為黃繼光傳人。”齊澤豪拿著鑰匙離開,望著學生的背影,劉佳學小聲說著“他會成功”。
不說“給我上”,只有沖在前
6時40分,伴隨著出操號響起,劉佳學和學生一起走出教室,走向操場晨練。
在空降兵部隊,作為代理排長,劉佳學從來不說“給我上”,只說“看我的”“跟我來”。在學校,作為物理教師,學生住校,他住校;學生早讀,他看教材;學生就寢,他查寢;學生做的作業,他先寫。
“老班長堵槍眼,沒有選擇‘給我上’,而是自己完成了縱身一躍。”劉佳學說,戰場上,黃繼光傳人有任務只會沖到一線。在教育教學的主陣地,單純說教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最好的思政教育就是像黃繼光一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以實際行動帶動大家。
因此,八年級(2)班學生幾乎不會出現遲到、作業抄襲等問題。“老師能早進班、完成作業,我們怎么好意思做不到?”做完早操,學生殷語諜拿起物理練習冊開始思考上面的問題。練習冊上有他用紅圈做的記錄,這是上一節課劉佳學專門提出需要多動腦筋、克服困難的思考題。之所以知道這些題有思考難度,是因為劉佳學自己做過。
因為表率作用發揮得好,學生服劉佳學、敬黃繼光。2018年起,劉佳學成為學校政教處主任,繼續以身作則,鼓勵一屆屆學生爭做黃繼光傳人。
讓學生學英雄做英雄
在抗美援朝戰場上,志愿軍的沖鋒號曾多次吹響爭取勝利的強音。劉佳學的班上,每當組織各種活動前,劉佳學也會播放沖鋒號,用沖鋒號鼓勵孩子拿第一。
走進八年級(2)班,教室前方顯眼位置處張貼著各種獎狀,從綜合素質到行為習慣、從環境衛生到課堂紀律等各種類型都有,而每周劉佳學會專門擦拭獎狀。
“困難敢上、重擔敢挑、第一敢爭、紅旗敢扛”是八年級(2)班40名學生的共識。“劉老師對榮譽很珍惜,他平時和藹,但上課、參加活動時就會嚴肅起來,總要我們得第一、扛紅旗。”聽到學生的評價,劉佳學笑了起來。這是軍旅生涯對他的影響,更是他對孩子們的期望。“不管學習還是活動,我都要求學生爭第一,這不是‘唯分數論’,是希望他們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向著勝利前進。不以勝負論英雄,英雄就要敢爭先。”劉佳學說,想成為黃繼光傳人,希望成為英雄,就需要孩子們展示“人生能有幾回搏”的英雄精神,實現中國夢需要這樣的精神。
2015年,劉佳學所帶班級獲評“市級先進班集體”,2016年劉佳學被評為區級“優秀教師”。2021年,劉佳學作為九年級主任和學生一起迎戰中考,王家河中學作為一所遠離城區的農村中學,經考核綜合評定進入全區前4名。
上午8時,上課鈴聲響起,學生開始了新一天的學習。教室里,劉佳學講授初中物理知識難點“力的大小”。“這節課有一定難度,但我希望你們學到最好,能做到嗎?”“能!”學生的回答簡短有力,聲音從教室發出,回蕩在木蘭山下。
《中國教師報》2022年04月06日第2版
作者:通訊員 盧福明 王力軍 姚傳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