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信證券發布研究報告稱,俄烏局勢或帶來一些深遠的影響,維持港股的評級為標配。在板塊方面,推薦:1、能源與周期上游;2、電信運營商;3、內資央企房企以及基建產業鏈;4、農業與食品飲料;5、綠電運營商;6、科技股中有盈利且有回購能力企業。
俄烏局勢或帶來一些深遠的影響。在一季度,港股下跌6%,其中最大跌幅達到了25.8%。從中周期支撐看,該跌幅已經可與08年金融危機比較。直觀上看,《外國公司問責法》的發酵拉低了投資者的風險偏好,但透過俄烏局勢背后的制裁,可以發現它正打破近百年以來的穩定共識,讓世界政治、經濟、文化的局勢走勢變得更加難于預判。
美國債券收益率利差倒掛。時隔多年的美國10年期、2年期債券利差再次轉負,歷史上這往往是衰退的前兆。從短期來看,我們不急于下結論,因為它的滯后效應明顯。但我們依舊對美股繼續創新高缺乏信心,主要源于時薪見頂可能會影響后續美國的消費復蘇,通脹壓力,以及從長債端利率看,目前已經處在相較于歷史的加息中后期而非初期。盡管如此,美聯儲3月的加息25BP之后,至少給到市場1-2個月的觀察窗口,在這個窗口中,暫時的資金面不錯,而通脹的壓力還在跟蹤中,因此市場表現為一個反彈或者振蕩是大概率。
從預期、換手與估值三方面看,我們預計港股、A股二季度傾向振蕩走勢。從盈利預期看,目前市場或對2022年盈利預期稍顯樂觀,這需要時間逐步消化;從換手率看,目前換手率對比歷史大盤底部的換手率依然有差距;從估值看,上證指數已經滿足見底的條件。三者綜合,我們認為Q2的A股不應表現為明顯的上漲或者下跌,或以振蕩為主。而投資者的主要任務是選擇適應市場的風格和結構。
我們對比了港股的2022年盈利預期,得到了與A股相似的結論,即當下的盈利預期稍顯樂觀。此外從歷史大盤底部成交量分析,未來或有成交逐步萎縮的過程。
投資建議:對于二季度,我們傾向于市場前揚后抑。「揚」的邏輯是,短期看下跌幅度較大,美聯儲短期加息與年報表現都已體現股價中,政策面的刺激還在路上,市場有修復的需要;「抑」的邏輯是,困擾著企業盈利表現的幾個壓力:1、疫情的發展;2、高企的資源品價格;3、美國加息對需求端的抑制;4、美國對華經濟政策可能的調整;5、市場當下預期或偏高。這些要素并未發生根本的改變。
我們維持港股的評級為標配。在板塊方面,我們推薦:1、能源與周期上游;2、電信運營商;3、內資央企房企以及基建產業鏈;4、農業與食品飲料;5、綠電運營商;6、科技股中有盈利且有回購能力企業。
風險提示:疫情發展的不確定性,經濟周期下行的風險,俄烏局勢發展的不確定性,美聯儲加息的風險,美國對華經濟政策調整的風險。
編輯/Corr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