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產銷“三連冠”
苗圩表示,2017年工業運行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先進制造業發展迅速。其中一個亮點是新能源汽車,去年這一產品的產量同比增長了51.1%。
苗圩指出,目前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已處在世界的前列:2017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79.4萬輛和77.7萬輛,連續三年位居世界第一,累計保有量達到180萬輛,占全球市場保有量50%以上。2017年底與2012年相比,動力電池單體能量密度提高了2倍,價格下降了70%。
工信部賽迪研究院向21世紀經濟報道提供的《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形勢展望》(下稱報告)預計,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增幅有望達到47%,產銷量將突破110萬輛。
此外,苗圩介紹,從電池、電機到電控系統,中國已形成完整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體系,并已成為世界第一大動力電池的產國;中國已有四家企業進入了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前10名;充電基礎設施方面,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建成了規模化的充電服務網絡,車樁比大概可以做到1.3到1.5的比例,國家電網公司也在高速公路的沿線布局建設充電設施。“所以,整體上來看,新能源汽車有望成為我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實現跨越發展、搶占先機的重要機遇,我們把這叫‘換道超車’。”
工信部還將積極推進智能網聯汽車(無人駕駛)的發展。苗圩表示,當前部分智能網聯汽車已經開始上路試行駛,不過現在的法律還有所限制,工信部正在和公安部門討論,修改道路交通法時應為智能網聯汽車留有一定的空間和發展余地。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高和生此前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目前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已取得長足的進展,很多以ADAS為主的自動輔助系統已經投入量產和使用,標準法規也比較成熟。解決DA(駕駛輔助)已不是技術問題,而更多的是適用的法律環境等問題。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付于武則透露,去年成立的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參與并支持了《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總體推進方案》《智能網聯汽車使用公共道路進行測試的規范》等政策法規研制修訂,并將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法律法規的研究。
據悉,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已初步確定了“三步走”的發展目標,到2030,汽車DA及以上級別的智能駕駛系統將成為新車標配,HA/FA(高度/完全自動駕駛)級自動駕駛新車裝配率達到10%,汽車聯網率將接近100%。本報記者 夏旭田 實 習 生劉洋北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