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這是世界名著《安娜·卡列尼娜》開頭的第一句話,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
如果放在投資理財這件事上,似乎可以換個說法:賺錢的故事各有不同,虧錢的故事卻總是相似的。
昨天,停牌9個月的樂視復牌,超800萬手封單封死跌停,市場預計之后還有12個跌停板。
對于冷冰冰的數字,你可能沒什么感覺,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投了樂視的散戶故事,從這個故事中,每個投資虧錢的人可能都會找到自己的影子。
經過了長達九個月的等待,我手中2萬股樂視,終于要迎來那一刀。
我是老馬,今年四十歲,一家公司普通中層,上有老,下有小。兒子已經八歲,正是淘氣的時候。去年年底,妻子剛生了二胎,是個女兒。兒女雙全,一對“好” 字,表面上,我的人生平安順遂,波瀾不驚。
但這一切,是表面上,真的只是表面上。這兩年,鬼知道我經歷了什么。一切痛苦的源頭,是從2016年7月,我以每股50元的均價,買了樂視開始。
作為一個2006年便進入股市的老股民,我每次買入前,都會進行長時間的基本面研究。
這不僅僅是謹慎。我和妻子,都沒有顯赫的家境。兩人收入雖不算低,好的年景五六十萬,但在北京,買了學區房之后,供房供車,還有兒子的教育成本,這點錢也不可能讓我們毫無壓力——特別是2014年付了學區房的首付之后,我們的存款幾乎已經耗盡。作為一個男人,我在投資上做的每一個決策,可能都會對家庭未來、孩子前途產生重大影響。
2016年7月,在經過了長達半年的觀察后,我以50元均價,陸續買了2萬股樂視。這100萬元,是家里壓箱底的錢,也是我和妻子原本打算用作兒子教育費用的錢。
當然,我買入樂視,是有充足理由的——“賈布斯”的壯志凌云、天馬行空,不都是我們這個時代所推崇看重的嗎?但除此之外,我也不想再多說當時我所做的基本面分析、企業價值評估等等。當時再牛逼的理由,現在看來也是個屁啊。
之后的事,大家也都知道了。“賈布斯”終究不是喬布斯,樂視不是蘋果。我眼睜睜的看著樂視,從五十跌到三十。我的一百萬,只剩了六十萬。
2017年3月,妻子意外懷上了二胎,但由于年紀偏大醫生建議保胎,于是妻子辭去了工作。
原本我想堅守樂視,至少等它反彈減虧的時候再出來。然而,在我還沒考慮好是否止損出局時,樂視停牌了。
我不知道到底幾個跌停板我才能賣得掉;我也不知道到底樂視還有沒有起死回生的機會。對于現在的我來說,家庭新成員來臨,妻子暫時沒有工作,兒子的鋼琴課、跆拳道,房貸車貸,林林總總的費用都落在了我身上。
若是樂視的投資全部都打了水漂,我不知道未來何時我還有卷土重來的機會——這是真心話。人生就是單行道,當我二十歲的時候犯個錯,我有很多時間來糾正。但我四十歲的時候犯了錯,糾錯的成本會非常高昂。
樂視的這次錯誤,就算是我經歷了再多的心理建設,接受了愿賭服輸,在復牌也許將到來的時刻,仍然感到一種茫然。我終于知道什么叫“割肉”。熊市,那是鈍刀子割肉,慢慢麻木了的疼。樂視,是一刀砸下來血花四濺的劇痛。
一刀砸下來血花四濺的劇痛,相比上面冷冰冰的數字,這樣的形容更有一種身臨其境的痛。
話說回來,老馬的100萬如今到底還有多少呢?
也不知道在昨天出逃3000多萬的資金里面,老馬有沒有逃出去。
如果逃出去的話,老馬的100萬如今只剩下27萬多。
但是,在這種封死跌停的情況下,想要第一時間跑出去,需要的是極大的運氣,這個希望只能說比較渺茫。
如果按照今天樂視繼續跌停的價格來算,這100萬只剩下大概25萬了。
一年半的時間,從100萬虧到25萬,雖然說樂視本身有很大的問題,但依然可以從老馬的故事中看到,他犯下了很多投資理財中致命的錯誤。
致命錯誤一:押上全部身家
在投資理財中,常常提到投資倉位,一般有輕倉、重倉和全倉。
即使是說全倉,也是指可投資資金,并不是說你的全部家底。
但像老馬這種,押上“100萬元家里壓箱底的錢”,在現實中卻比比皆是。
有句話說倉位決定心態,雖然老馬自稱是一個老股民,但當他從押上全部身家的那一刻起,他的心態其實已經不是投資,而是賭博。
賭成功桑拿會所,賭失敗下海干活。
問題是,老馬并不是孤身一人,這100萬是他和妻子原本打算用作兒子教育費用的錢。
就這么孤注一擲,先別說符不符合老股民的姿態,即使從丈夫和父親的角度來看,是不是有點太不負責了?
其實,孤家寡人也好,為人父母也好,當你押上全部身家的時候,都一樣是賭徒。
上帝不會因為生活境遇的不同而庇護你,投資市場也同樣如此。
押上全部身家的時候,你是否意識到自己已經走上了賭博的道路,自己是否真的能承受得起賭輸的后果呢?
更嚴重的問題是,當你的心態已經變成賭博的時候,你無時無刻不被巨大的投資成本所左右,
你也很難作出理性的決策。
所以,不管是你投資老手還是菜鳥,任何投資任何時候都不要押上全部身家,即使你有再充足的理由。
致命錯誤二:缺乏財務規劃
如果單單只是虧掉100萬,或許還不足以壓垮老馬,壓垮老馬的其實是對財務規劃的一無所知。
再來復盤下老馬的經歷:
2016年7月,投入100萬進場樂視,之后股價從50跌到30,我查了一下,樂視股價跌到30是2017年3月。
按照老馬的說法,同樣在2017年3月,妻子意外懷上了二胎,但由于年紀偏大醫生建議保胎,于是妻子辭去了工作。
也就是說,在把壓箱底的錢都拿去賭博之后,而且樂視股價已經開始大跌之后,老馬依然沒有把未來的風險放在心上,妻子還“意外”懷上了二胎。
如果說,之前敢拿出100萬去賭,是因為兒子還小不到花錢的時候,但之后在幾乎沒有存款的狀態下,何以敢要二胎呢?
不是說要二胎這件事本身有錯,而是說在“意外”懷上二胎的時候,老馬并沒有想清楚自己家庭的財務狀況。
更嚴重的是,妻子辭了工作。正如老馬文中所說:家庭新成員來臨,妻子暫時沒有工作,兒子的鋼琴課、跆拳道,房貸車貸,林林總總的費用都落在了我身上。
回頭來看,老馬的每一步都是如履薄冰:
欠著房貸生了娃,卻敢拿壓箱底的100萬去賭未來;在投資大幅縮水之時,卻敢繼續增加家庭的負擔,包括懷上二胎和妻子辭職。
到了這個時候,才真正壓垮了老馬。很多時候,沒錢你可能并不怕,但是不得不花錢你才能體會到“一分錢難倒英雄漢”的無奈。
由此可見,家庭財務規劃是多么重要。面對投資虧損、家庭成員變動和工作變動的時候,你是否為自己的家庭提前規劃了足夠厚的安全墊呢?
如果老馬只拿了50萬去投樂視,結果也會痛苦,但遠不至于陷入當下的絕境之中。
財務規劃是每個家庭都應該學會的能力,特別是在我們國家,家庭財務往往都是一筆糊涂賬,夫妻之間好像談錢太傷感情。
但其實,如果沒有家庭財務規劃的意識和準備,真等到出現財務危機的時候,才是真正傷感情的時候。
致命錯誤三:不要犯不能回頭的錯
小時候,老師和父母都會教育我們:犯了錯沒關系,只要改正了就好。
長大成人之后,如果你還抱有這樣的想法,只能說你太過幼稚,因為有些錯誤是不能犯的。
比如說寫在刑法上的那些罪名,是千萬不能犯的。
除此之外,隨著年齡的增長,犯錯的容忍度會越來越低,糾錯的成本會越來越高。
20歲虧空身家,你還可以重新來過;40歲虧空身家,你可能這輩子都無法再翻身。
就像老馬說的:人生就是單行道,當我二十歲的時候犯個錯,我有很多時間來糾正。但我四十歲的時候犯了錯,糾錯的成本會非常高昂。
當糾錯的成本高過你能承受的極限,你就已經無路可走了。
現實生活中,很多成年人都是“巨嬰”,極其不成熟的心態很容易會犯下糾錯成本過高的錯誤。
很多時候,他們又會把自己的不幸歸結于命運的無情,卻看不到很多人生的不幸都是自己犯下一個接一個錯誤的后果。
犯錯不是不行,但是要看是什么錯誤,犯錯的后果能否承受,犯錯之后自己是否還有回頭路可選。
面對人生的重大決定,“錯了重來”的想法是最低級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