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個從0分到10分的階梯,頂層的10分代表你可能得到的最佳生活,底層的0分代表你可能得到的最差生活。你覺得你現在在哪一層?
月入過萬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生存需求了,“焦慮”大行其道,形成一股浪潮,從前到后席卷了老中青三代人。這世界太急了。肖鋒老師說人人急于“奔命”,然而腳下越急,心里面越想慢下來。如何提升幸福感成了一個國民大課題。
01
什么是幸福
根據百度百科,幸福是指一個人的需求得到滿足而產生長久的喜悅,并希望一直保持現狀的心理情緒,并不與快樂、滿足、方便劃等號。根據當代“幸福學”的集大成者奚愷元,幸福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問題檢測:考慮到生活的所有方面,你現在對生活感到開心嗎?有人說,幸福就是貓吃魚,狗吃肉,奧特曼打小怪獸;有人說,幸福來自成就感,來自富有創造力的工作;還有人說,意志力是幸福的源泉,幸福來源于自我約束。那么,你眼中的幸福是什么?
02
伊斯特林悖論
作為“幸福經濟學”的鼻祖和奠基人,伊斯特林于1974年利用美國及其他11個國家的數據對幸福感做了跨國比較研究。他發現:第一,在一國之內,富人報告的主觀幸福感高于窮人。第二,從跨國比較看,貧困國家與富裕國家的平均幸福水平并沒有顯著差異。第三,從歷時效應看,國家經濟的發展并沒有帶來國民平均幸福感的提升。這一命題,即一國的經濟增長未必會換來生活滿意度的改善,后來被廣泛稱為“伊斯特林悖論”。
03
物質會影響幸福感嗎
人們相信,隨著經濟的增長,生活的富裕程度也會提高。然而“伊斯特林悖論”證明在大的層面,一國的經濟增長未必會換來生活滿意度的改善,同時在個體層面,有研究發現收入的上升反而會降低幸福感。有關幸福感的研究非常復雜,眾說紛紜,但總起來說,對幸福的感知和衡量受絕對因素的影響,但更受主觀和相對因素的左右。財富與幸福感并不存在直接的因果關系。
04
適應效應
適應效應就是適應社會的一種幸福感。處在不同社會階段和社會不同階層的人們都能體會各自的幸福,但當人們改善了物質財富以及權利、名譽等外在的幸福條件以后,開始的興奮與快樂會隨著習以為常而回到原來“平常心”狀態。金錢能夠提供幸福,但隨著我們很快習慣了更高層次的物質財富,這種幸福也變得轉瞬即逝。
05
幸福比較效應
這種效應在認知心理學中是指人們把某一特定感受器因同時或先后受到性質不同或相反的刺激物的作用,引起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其他的諸于位置消費理論、相對收入說,也是一個意思),即:人們總是向更高水平的人看齊,所謂強中更有強中手、一山望見一山高。人與人的比較會影響幸福感。
06
幸福從何而來
哈佛大學1938年開始了一關于幸福感的研究,在70多年里,他們追蹤了724段人生,發現:幸福無關富有,無關名望,無關辛勤工作,唯有良好的人際關系才能讓人保持健康與快樂。社交關系對我們大有裨益,良好的人際關系能放緩衰老的腳步,良好的人際關系不僅保護我們的身體,更保護我們的大腦。
07
幸福=效用/欲望
這是美國經濟學諾貝爾獎得主保羅·薩繆爾森提出的幸福公式。幸福,指家庭和個人的滿足感;效用,指家庭和個人的財富;欲望,指家庭和個人心理對物質等追求的欲望程度。效用和欲望,是家庭和個人的現實生活狀況與心理追求的一種比較,兩者的落差越大,幸福感也就越低。
08
H=S+C+V
這是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提出的幸福公式,即:總幸福指數=先天的遺傳素質+后天的環境+你能主動控制的心理力量。簡單來說,S代表先天的快樂潛質,對快樂的影響約40%,C是環境因素,影響約20%,V是個人信念及思想行為,影響約占40%。總幸福指數是指較為穩定的幸福感,而不是暫時的快樂和幸福。這公式指出,基因并不能主宰我們的快樂;自由意志比外在環境,對于快樂有更大影響;快樂與否,個人能夠改變的,往往比不能夠改變的還要多。
09
Felicidad(幸福指數)=P+(5*E)+(3*N)
這是英國心理學家在對1000個人進行調查之后總結出來的幸福公式。P代表人的性格、人生觀以及適應能力和耐力;E則指人的健康及財富和友誼的穩定程度; N的含義就是人的自我評價、對生活抱有的期望值、性情和欲望。但研究表明,男人和女人的幸福存在差異,能否評量出真正幸福的感覺,因人而異,最終還是看與這個人有關的一些因素就夠了,如家庭和朋友、人生觀或人生目標等。
10
如何獲得幸福感
不同的幸福公式推導出的方法是不同的。根據哈佛的研究,獲得幸福感需要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根據薩繆爾森的幸福公式,追求幸福要積極創造價值,改善生活,需要追求效用的最大化,再適當控制欲望。塞利格曼的幸福公式告訴我們要從思想開始,爭取自己的幸福,快樂始于自知,源自長處與美德的展現。與其只專注于改善缺點,不如致力于發揮自己的長處。而根據最后一個幸福公式,人應該學會積極享受生活,同時弄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追求幸福有這么多方法,你會選擇哪一種?雖然是否幸福最主要還是受主觀因素的影響,但對于大部分人來說,財富增長是改善主觀因素、提升幸福感的最有效途徑。賺到第一筆工資,達到第一個一百萬時候內心的欣喜,應該是無可比擬的。如此推導,金錢就是創造幸福的工具。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金錢來獲取幸福呢?學者老端在《老端的投資秘籍》(二)中有詳細闡述。
最后,再重復一下這個問題:今天,你幸福了嗎?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功夫財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